北京盲目扩张
迁都是早晚的事
自从5号线开通后,关于地铁的消息就没有断过。5号线给沿线市民出行带来的方便,以及缓解天通苑地区交通拥堵的功效让政府茅塞顿开,原来一条地铁竟如此神奇?不到一个月的工夫,北京的新地铁计划就纷纷出笼了,先是年内保四争六的开工目标,随着大兴线要在12月15日动土,铁定了六条线路就要全部在年内动工了。
同时原来计划在2012年建设的房山线也提前到2008年开工建设,最近顺义区政府又宣布明年机场专线、颐和园东向线(15号线)都要延伸到顺义新城,15号线创出48公里最长地铁线记录,同时顺义、大兴、通州近期的地铁线路都在3条以上。地铁网络的完成,大大缩短了北京的时间距离,让北京远近郊区的概念重新改写。
北京作为一个特大型城市其规划不断的被刷新、被修改,几乎每年的市、区两会都能够看到北京最新规划方案在会上被披露出来,越来越大规模的城区成了官员们政绩的标志,北京在三环、四环、五环已经完全城区化之后,已经开始向六环拓疆掠土,八通线已经通到了东六环的通州土桥,该地区成片的住宅区已经拔地而起,南六环的孙村组团项目已经招标完成,北京行政区域全面的城市化局面正在形成。
其实,事物都有两面性,2元地铁票价在让人们享受到低价优惠的待遇后,其负面效应开始逐步的显露出来,对车内拥挤不堪、站外受冻排队、车辆故障增多、司乘人员紧缺、服务质量下降等等现象的抱怨、投诉呈现出上升趋势。 到2015年北京将建成19条地铁线路,运营总里程达到561公里,日运输旅客最高将达到近千万人次,届时地铁运输比重将占公交运输总量的50%以上。
北京的地铁规划振奋人心,561公里比一些欧洲国家的总里程还要多,每天运送近千万人口在城市里往返,又让人感到可怕。这样看来,说北京人像蚂蚁一样的每天搬家一点都不过分,现在在通州住,在海淀上班的人并不少见。以后住在号称京城后花园的顺义,工作在北京南大门的房山可能都不希奇了,政府为人们安排好了便捷、便宜的轨道交通。
但是,世上从来没有免费的午餐,公交也好、城铁也罢,没有汽油、没有电力是跑不起来的,市民之所以能够享受便宜票价,那是因为政府有巨大的财政补贴。按照现在的城市交通情况,市政府每年补贴的公交支出是40亿元,补贴的地铁支出是10.3亿元。目前,北京有5条地铁运营线路,营运总里程142公里,5号线开通后乘车人数增长了59%,日均乘车约有250万人次,公交系统目前日均运送乘客1200万人次。2015年的运力将达到2000万人次以上,政府补贴也会超过百亿元大关。
法国总统萨科齐最近访问中国,除了带走220亿欧元的定单外,最大的工作就是谈全球变暖和环保问题,总统在清华大学呼吁说:地球的承受力已经超出了极限,我们需要快马加鞭,采取联合行动。法国是环境优美,又充满浪漫的国家,总统尚且有如此急迫的压力。比较起来,北京的宜居性要差的很远了,一个纵深达到百公里、居民达到2000万的城市是不是也超出了极限?
有资料显示,中国大概有400个缺水城市,而北京就属于严重缺水的那种。中国人均占有水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而北京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30,还有人认为是1/50,但是我国人均消耗水量却是发达国家的4倍。引长江水进北京的南水北调工程正在紧急推进,明年奥运会前从河北、山西紧急调水的方案已经通过论证。其实河北、山西的河流何尚不是流水的少、干涸的多呀,即使长江流域不也时不时地闹起了水慌吗?北京贫乏的资源无力支持北京的存在,而伴随北京发展形成的环京贫困带确实也是触目惊心。
1998年北京年产垃圾200万吨;2005年日产就达到了1.47万吨,年产537万吨;2006年日产生活垃圾1.6万吨,年产580万吨,据说如果按照10吨的大卡车沿着5环排起队来大概可以绕上10圈。北京正在被自己产的垃圾包围着,按照有关部门提供的数据,北京的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已经达到了85%的水平,明年奥运前垃圾分类要达到50%以上,资源化率达到305以上。
按说垃圾无害化处理后,人们大可以不必再有什么担心的了,但是通过了解我们发现所谓的无害化不过是进行定点填埋罢了。即使填埋现在也是一地难求了,因为垃圾的发展速度太快了,原来计划10年的垃圾填埋场,现在不到5年就被填满了。据说北京要建设4个工业化的垃圾处理工厂,但种种原因目前只建成了位于南郊的一家。
当然,垃圾山挡不住北京的扩张,在垃圾上发展也不是不可能的,天通苑地区原来就是城北最大的垃圾填埋场,现在成了北京最大的生活区之一。很多的垃圾山在用黄土覆盖后,植上了草皮,种上了小树,远远望去也是风景如画。但是垃圾山掩盖的再好终归还是垃圾,谁也不愿意在垃圾中生活。
北京还在飞速的发展中,但是在长安街上座座现代化的玻璃大厦起来后、在大片大片的危改平房被推平后、在前门大街建成最大的仿古一条街后,北京已经与深圳这样的现代化城市相差不大了。1960年代北京大概600万人口,40年增长了3倍,北京现有长住和暂住人口1800万,人均住房面积从原来的7平方米增加到现在的32平方米,北京不大幅度的扩张能行吗?
从有关部门的宣传中,北京的环境一直在好转,晴朗的天数一年比一年多。但是从国际奥委会一次又一次的检查来看,北京真要达到奥委会的验收还很、真不是一个简单的事。据说奥运期间,通过限制汽车进城、企业停工停产等方式完全可以达到奥委会的环境标准。但是在民生已经上升到国家政治的高度后,任何借助奥运搞投机的行为最终会被人们所不齿。
北京是祖国的首都,我们希望北京就像歌里唱的那样,北京的金山上光芒万丈,成为人人向往的地方。但是国家的首都有着特殊的条件,不一定就是最大的城市,也不一定是最发达的城市。一个国家的首都应当具有谦卑的姿态、智慧的思想、舒心的环境、快乐的性格、广阔的眼光、温馨的人脉。特别不应当成为负面的典型,今天北京作为首都的条件,与1949年时相比,真的是今不如昔呀。北京在继续发展中可能就自觉不自觉地就脱离了作为首都的轨道,看来迁都只是时间问题。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