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活林
对于国内很多观众来说,《色,戒》跟他们开了一个国际玩笑:这部传说中的令人脸红心跳、欲火焚身的限制级电影,在国内上映时因规则“删减”而让人大为扫兴,简直是“热脸贴了冷屁股”,观众只能与李安完整版“情色艺术”擦肩而过。这种情形真如嘎然而止的性爱,意犹未尽、欲罢不能,折磨死人。
《色,戒》值得“吹捧”,主要是李安贡献不菲,因为他为国内影视业树立了新的“标竿”。以前国内影视剧中的敏感“禁区”,不是里面有裸背、半裸,就是坦胸露乳,或是若隐若现,再刺激一点就是什么家庭暴力。但这些拍摄手段只能“奏效”一段时期,送交广电局审查时,一些导演制片还会提心吊胆。
因此说,《色》片上映前,国内商业影视已遇瓶径期;而《色》片出现,又现一片光明。何谓SM?就是关于性,无论是虐待或是被虐待,都可以称之为SM。在中国,这个“SM”简直有画龙点睛之效,既含蓄又传神。也许对于“SM”并不陌生,但这个外来词,因李安特殊的华人的亲和力,使它在中国娱乐圈格外生辉。
李安擅长拍文艺片,如早期的《饮食男女》、《卧虎藏龙》;前年触及敏感题材《断背山》后,又让他的电影事业峰回路转。又因他是华语电影的代表,也让中国电影跟着“仙及鸡犬”。这次的《色》亦是如此。关于《色》中的SM镜头,自拍摄那天起报道就如影相随,紧接着大量类似的题材跟从,或者是见缝插针的炒作。一个具有代表性的导演,其价值就是能否为行业带来新的生机。而李安做到了。虽然他不是救世主,最起码可以成为一段时期的“维生素”。SM虽然在中国也有,但它似乎更是“西方”的专利,不是病理现象,而是一种文化。而中国并不“盛产”。
《色》片的拍摄,让李安的身份也发生转变——他似最早到中国传教的意大利人利玛窦,又像东渡扶槡的唐代鉴真,意义一样是非同凡响,都对当地整个文化发展起到了丰富或改进作用。纵观国内荧屏,从曝光的《鹿鼎记》片花韦小宝被建宁公主施虐,激情戏颇多的《门》中也传有SM镜头,《苹果》中范冰冰遭佟大为性虐待,在拍新片《葬礼Fit人》中陈小春也有SM倾向……无风不起浪,有风才能打造“完美风暴”。可以说,中国荧屏的SM之火,就是由李安点燃的。
平心而论,李安的《色,戒》在西方国家并不受关注,而关于SM影视,中国与欧美相比又是曾孙级的,用中国制造的名词“自嘲”就是“班门弄斧”,或是“雕虫小技”。对于华语大制作《色,戒》,华语媒体是一边倒的盛赞,而欧美媒体则不冷不热,《色》片在北美市场呈现低迷。这里又让我想起一个小儿科的笑话:黑人不敢吃巧克力,所以他一般不需要巧克力。SM对于欧美观众并不陌生,所以也懒得去消化。但在中国或亚洲,它却大有市场。
也许拍摄《色》前李安早有胜算,因为他的多部电影对女性描述较多,他本人也承认自己擅长拍女性题材,“亚洲观众方面,我的电影有80%是女性观众。”
对《色,戒》痴迷或充满遐想,还缘于中国女性观众对性的复杂的思想萌动。国外某心理学家调查分析,对SM喜欢或好奇的女性有几点共性,其中包括穿着比较保守,身材不是很高大,性格趋于内敛、安静,童年没被被父母打过……而这些特征正与亚洲或中国女性相吻合。
再谈中国女性情感现状,诸如一夜情、婚外恋现象增多,这与经济发展、社会地位提高、文化观念等都有关联。这也是很多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乐此不疲的研究课题。关于中国女性对性的骚动和幻想的描写,李银河还远没有李安表现得直观、贴切。中国女人骨子里需要的是一种改变,其中包括对刺激的SM的幻想。所以,李安的《色,戒》有市场,他受女性欢迎。
李安就像一位心理医生,《色》则是一剂良药,而渴望刺激和改变的中国观众就是SM人群。面对那些千篇一律、平淡无奇的国产电影,他们确实需要一种快感,而这种快感就是通过“被凌辱虐待”或是“压迫施暴于他人”而达到高潮的。于中国观众而言,李安就是他们的精神“救世主”。
《色,戒》剧照
《苹果》
《葬礼Fit人》剧照
《鹿鼎记》剧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