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快活林
几天前,参加了一个聚会,是老婆一个家长朋友宴请的。时尚点说是个派对,直白点说就是遭罪。我不是很愿意参加这种场合,这跟同学好友聚会不同。为了支持老婆工作,还得应付差事。不是不想意去,压根儿就没有推脱的权利,自从结婚那天起,就被判有“妻”徒刑。
其实,不光我在“应景”,老婆也是,很多人都是。有种生活不一定是必须,但很必要。所以,生活就像在演戏,你必须尽快进入角色。但有一点,平常人“演戏”不同于演员:演员演戏是给自己施压,平常人则是给自己解压,或者说达到某个目的。这社会,男人就是“难人”,更需要给自己减压。再者,我也算有点人性,该从电脑“情人”那里挣脱一阵,回到原配那里“服刑”。
有时,我觉得讨的老婆还算成功,衡量标准就是对照菲律宾女佣。有时,她往我衣服口袋里放了口香糖,可以时常保持口腔卫生;让我洗脸时用湿毛巾擦擦脖子,可以让衬衣长久清洁;入冬她给我买了件深领毛衣,一是保暖,二是让我少洗很多衬衣……结婚一年,老婆虽然有点像唐三藏似地成天叨咕着,但总是让我逃离了以前那种生活毫无规律的无“妻”徒刑。
临去Party之前,老婆让我着装正规点,换掉牛仔裤和夹克,说我缩脖端肩地像个特务。出行衣服准备就绪,休闲西装、西裤,衬衫,皮鞋,一应俱全。听说今晚来客是些行业精英,细心的老婆尽量把我打扮成他们的“同类”:西装颜色偏深,以示稳重、成熟;戴上A货名表,以示成功、富足。估计像我一样,“实力男人”多是伪装出来的,或说是一种保护色而已。其实,在某种场合,肯定有太多的目光会集中在一个人的脚下。因为,一双鞋的品质,可以衡量你的成就、可信度、社会背景、教养程度,等等。这些歪理“鞋”说,还真会忽悠人。
装扮从鞋入手。我的那双皮鞋许久没穿,丝毫没有破损,只是微挂了一层灰。看到把双鞋,我就有一种久违的感觉,大概去年结婚时穿过一次,今晚是第二次。现在看,款式正经八百的皮鞋,就像老婆一样很难“更新”。取出刚买的奇伟鞋油,给皮鞋“化妆”。朋友推荐的“奇伟”,是百年品牌。先除灰去尘,再擦上几遍油,然后用干布擦净,皮鞋立即光亮如新,肯定令晚宴“棚壁生辉”。
晚上,如期赴宴。在皇姑一家酒店,家长邀请的部分朋友已经落座。我发现,在这里进出的男人也大多刻意打扮,也许像我一样:周末狂欢,难以幸免。见面后,相互介绍。来客多是些机关干部,或公司老总。那位家长就是个房地产老总,交际广、应酬多,这个时候,把认识的“上层”全派上用场给自己摆谱儿。人齐了,上酒上菜。一阵寒喧,某女士说我长得“帅”,估计是拍我老婆的马屁。“谢谢!”可我心里不信,估计她是想说“衰”。看来,不光是我老婆,还有人也“走眼”了。席间,大家举杯相祝。这些人很有“诚意”,一杯接一杯,不过,他们的“诚意”却很不人道——车轮战地“围攻”我。这顿酒估计他们没白请,回家我得对着马桶“狂喊”。
捉对聊天之际,老婆悄声对我说,目前表现尚可,说我很会把自己伪装成文化人儿。酒过三巡,菜过五味,大家开始K歌。进入舞池环节,这回我觉得自己“亏了”,因为邀我跳舞的多是些半老徐娘(尽管年龄与我相仿,但5她们优势全无),可老婆的嫩手却被那些大老爷们儿活生生地牵着(别笑我小气,其实男人都这个样,充其量伪大度)……
PARTY从下午5时一直持续到晚上9时,闹腾了四个多小时才结束。身份的原因,这些“贵宾”的举止都一本正经地,那不温不火地劝酒,就像给你施以“安乐死”。当然,跟这些“正经人”交流想处上风,你没钱没权,只有靠酒量取胜了。也许,我那呈强的酒力真的发威了。一桌下来,喝得满脸通红。大家说我人好交,又说我仗义。其实,这活是一个实在人儿的悲哀!
临别,某X长握着我的手说:“老弟,下回我请客!”嘴上说“谢谢”,可我心里暗骂“你TMD腐败到我这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