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能艳能豪,能诗能书——读陈维德/安琪(《海峡瞭望》2015年第6期)

(2015-07-19 11:49:39)
标签:

海峡瞭望

陈维德

安琪

台湾诗人

鲁亢

分类: 安琪文论

能艳能豪,能诗能书

——陈维德旧体诗一组

安琪

 

一年一度的“闽南诗歌节”(原“漳州诗歌节”)是我最期待的诗歌活动。这个由闽南师范大学和台湾明道大学联合创办的诗歌节,迄今已三届,每届均有一个主题,第一届“诗与茶”,第二届“诗与闽南文化”,本届主题则为“诗与书画”。我之向往“闽南诗歌节”除了可借机回乡探亲外,另一重要原因还在于可藉此与台湾诗人相识。自201212月在《海峡瞭望》开设台湾诗人推介专栏以来,寻找可以撰写的台湾诗人一直是我必须的任务。此番接受母校邀请参加第三届,我自是欣喜。

第一天的欢迎宴会由闽南师大林晓峰书记主持。林书记风趣幽默,把个晚宴张罗得宾主俱欢。其中,来自台湾的陈维德教授能用古语吟唱古诗,尤为引人注目。身板结实的陈维德教授身着白衬衣,头发梳得一丝不乱,很是干净精神。陈教授1944年生于福州,言谈间还保留有福州口音。依照中国长幼尊卑排序,我感到陈教授是此行台湾诸位师长中最具影响力的,他被安排在主位,自我介绍也从他开始。陈教授声音宏亮,自言书法曾受教于右任等名师,明道大学罗文玲老师补充介绍,陈教授是该校书法教授、博士生导师。明道大学萧萧老师又进而补充,陈教授继承了中国传统诗词吟唱的特色,会吟许多旧体诗词。大家于是鼓掌静候。果然看见陈维德教授落落大方站起身子,目视前方,辅之以手势,杜甫前辈的那首《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古韵悠然地传送到空间的每个角落。想来杜甫本人吟诵此诗当也如此。

古时候的诗都是可吟可唱,白话新诗后,诗的声音渐渐消隐,尤其现代诗因其语法的反常规,更不适宜当庭朗诵,唯有默读为佳,这也是诗歌发展不可知结果的表征。现如今会吟诵诗词的人是诗歌聚会场上的焦点,且多为老人,譬如大陆诗坛的屠岸前辈,每逢聚会,他的吟诵都是一绝。屠老先生也时常感叹吟诵后继无人,颇以为憾。

对陈维德教授而言,吟诵只是他活跃气氛的爱好,他真正拿手的自然是他此行的身份,书法大家。在第三届“闽南诗歌节”开幕式后,主办方特意安排两个讲座,其一为大陆著名白洋淀派诗人林莽先生谈大陆诗坛现状,其二就是台湾书法大家陈维德教授的书法讲座。陈教授很认真,备有讲义,主办方也早把陈教授的讲义分发给大家。我只是专注聆听陈教授的书法心得,记忆最深的是他说到笔划与笔划之间的关系,要相互依存,相互包容,不能互相抵触互相排斥。我茅塞顿开,明白自己的字为何写得那样难看,却原来笔划与笔划之间构不成一种协调关系。陈教授向主办方赠送他的书法作品,展开一看,真仿佛字帖啊!对书法,我外行,故引用旅加著名评论家黄永武教授在《天机勃露,能艳能豪》一文中所述的,他说“陈维德的书法,能艳能豪:艳处像杏花、春雨、少艾;豪处如西风、骏马、老夫。”这真是妙评,把书法做了如此这般的类比,即使说不出陈维德书法一二三的人也能藉此感受到陈氏书法的“艳”和“豪”,我辈长见识了。

在那个接待宴席上,我在自我介绍中说到了《海峡瞭望》,说到了我为该刊所做的“台湾诗人”推介专题,我说,如果到今年结束的话那就有37位台湾诗人被介绍到,我的设想是,找个机会集结成书。但现在的问题是,两岸信息尚欠通达,写这个专栏越来越吃力,因为没有可写的对象,因此我希望在座的台湾师长们能多多向我推荐台湾诗人。让我感动的是,宴席结束后,陈维德教授便走了过来向我推荐同样任教于明道大学的台湾诗人某某,他并且很详细地把对方的邮箱写给我。我看了看名字,并不认识,据我的经验,在双方都不认识的情况下要向对方解释这个专栏并且要对方提供我需要的资料,会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我有点懈怠了。我对陈教授说,您写诗吗?您要是写诗,我倒是想写您。

    陈维德教授沉吟了一下回答,我写诗,但不是写新诗,我写旧体诗。前文化部郑欣淼副部长所主持的《中华诗词》,曾在《吟坛百家》专栏,刊登我二十几首诗;其他拙作,也偶尔散见于大陆其他诗刊。

我大喜过望,行啊,《海峡瞭望》又没要求新诗还是旧诗,只要诗人就可以了。

我开始把陈维德教授纳入即将撰写的台湾诗人名录,这一纳入,观察便是必修课。和大多数台湾诗人、学者给我留下的印象一致,陈教授也是浑身充满正能量,这也许与他们没有经过大陆文革人性恶总释放的炼狱有关?反正我接触到的台湾同胞委实都是温文尔雅、彬彬有礼的,儒家一脉基本都由他们继承了去,这一脉外表上不免阴柔,内心却是刚强的,所谓士可杀不可辱。和台湾文化人相处,大抵都是愉悦的。

除了谦逊,陈维德教授还有活泼的一面。两个细节,一个是在长泰农家饭馆里,有一只苍蝇驱之不去,席上一人说,这苍蝇真讨厌。陈教授笑曰,这苍蝇心里也在说,这些人真讨厌。我暗暗称许陈教授思维真快。

第二个细节,在长泰龙人古琴村,东道主张景冰演奏完“阳关三叠”后邀请大家上去自由演奏,陈维德教授不慌不忙走了上去,盘腿而坐,双手抚琴,摆开阵势,手上一音不发,口中却长啸一曲王维《送元二使安西》,唱罢,不疾不徐地说道:“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何谓名士风流,陈维德教授是也。

    另有一佳话需做补充,在长泰龙人古琴村,陈维德教授当场撰写对联一副,上联为“龙阁御书堪汲古”,下联为“人间仙境好鸣琴”,文句典雅贴切,对偶又复巧妙而工整,功力可真了得!再加上他美妙的书法,来日高悬壁间,相信必可为该村凭添不少文化气息!

资料获悉,“陈维德教授心系教育、关怀社会,前后曾捐资台币数百万,成立四种高额奖学金,以奖掖后进;遇有社会急难,亦率多大力捐输;或登高一呼,鼓舞大众,屡获广大回响。曾获颁教育部推动社教有功人员奖。两岸开放以来,率先广邀大陆文化专业人士访台,以促进两岸之交流,增进和谐之氛围,二十余年来,亦颇获肯定,并受到甚多关注。”

基此种种,我很愿意推荐陈维德教授进入我为《海峡瞭望》撰写的台湾诗人行列,我对旧体诗没有解读能力,那么,请允许我把陈教授的旧体诗分享给有解读能力的大家。

 

                                         2015-05-06,北京

 

 

《洗梅斋诗稿选》

           

                 陈维德

 

《初来明道大学有作》

 

客中日日拥清晖,长向楼前揽翠微;潋灔波光迷弱柳,蒸腾霞气眏虚帏;

蜻蜓结队凌空舞,白鹭成群贴水飞;尘垢自兹涤除尽,林园随处有禅机。

 

《六十生辰感赋》

 

韶光易逝几春秋,耳顺犹欣目不愁;心地无尘天可接,案头有帖笔为俦;

门前桃李清芬在,庭外湖山景色幽;幸喜及今身尚健,闲从鱼鸟共悠游。

 

《龙岩两岸笔会即事》

 

天遣玉山为砥柱,闽台遥接去来波。龙川月色辉前浦,虎岭松涛撼远坡。

千座土楼逰子梦,百家淑女采茶歌;会当群彦登临处,陆海潘江丽句多。

 

《奉邀出席枣庄汉字艺术节》

 

昔曾飞梦趋东鲁,今喜御风洙泗边。殿上摩挲蝌蚪字,楼头瞻仰斗魁天。

岱宗耸翠凌霄汉,华夏锺灵毓圣贤。书艺传承多俊彦,龙蛇竞逐碧崖巅。

 

《题潮州两岸四地红玉茶》

 

凤凰飞到岭头来, 潮汕姑娘亦乐哉。红玉名茶香扑鼻, 白云甘露气盈顋。

能教雅客诗心动, 更使劳人笑口开。 朝夕倾壶融两岸, 欣闻四地响春雷。

 

 能艳能豪,能诗能书——读陈维德/安琪(《海峡瞭望》2015年第6期)

陈维德,字思齐,1944年生于福建福州,台湾政治大学文学博士。先后受教于渡台大儒:高明、屈万里、台静农、王梦鸥、郑骞、李渔叔、王静芝、南怀瑾诸先生,卓然有所自立;又曾从于右任、王壮为、高拜石、丁念先、谢宗安、李普同诸先生请益书法,为当前书学之重鎭。自1971年,历任台北教育大学图书馆馆长、中国文学系及研究所所长、教务长、教授等职。2002年,明道大学以重金礼聘,先后为该校设立:中国文学系、国学研究所曁人文学院,并身兼系主任、所长、院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链接]

【《海峡瞭望》专栏】

2012年第12期:因为太太的缘故——读洛夫诗作《因为风的缘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3pa.html

2013年第1期:抓住生活中诗意的瞬间——读紫鹃诗作《动物生活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3y0.html

2013年第2期:她诗中极具先锋意识的书写风格——读颜艾琳诗作《听海子的妈妈朗诵》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46l.html

2013年第3期:每个诗人一生中都要给春天写一首诗——读管管诗作《春天的鼻子》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4vu.html

2013年第4期:他的想像力总是跑在阅读者和常规思维前面——读白灵诗作《目睭金金》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5fw.html

2013年第5期:中正诗风的写作——读林焕彰诗作《中国,中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60x.html

2013年第6期:在自己智慧能够指挥到的地方行驶——简读方群诗作《过儋州东坡书院》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6fo.html

2013年第7期:诗的张默和人的张默——读张默诗作《无调之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6ry.html

2013年第8期:“一整座海洋的静寂”——读罗任玲《风之片断》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77p.html

2013年第9期:夏天就这样被公报私仇处决了——读杨小滨诗作《四季歌·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7mg.html

2013年第10期:为了心仪的梦想——读孟樊诗作《九寨归来不看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89j.html

2013年第11期:诗人可以为历史作证 ——读鸿鸿诗作《闻以军退出加萨走廊》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8q5.html

2013年第12期:变造古典,添入现代意识 ——兼读唐捐诗作《细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8q8.html

2014年第1——2合刊:女性命运悲剧的一面——读洪淑苓诗作《女声尖叫》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9o0.html

2014年第3期:一首动人的乡愁诗——读痖弦诗作《红玉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a8m.html

2014年第5期:新风格实验的女诗人——读阿芒诗作《打打打打打》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azm.html

2014年第5期:他不会顺着常人的思路去构思写作 ——兼读陈克华诗作《车站留言》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eazn.html

2014年第6期:有着浓郁古典中国味的现代——读方明诗作《黄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uxqz.html

2014年第7期:他是我们时代的文化勋章 ——兼读周梦蝶诗作《孤独国》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uzv9.html

2014年第8期:“他们在那里而我不在”——读叶觅觅诗作《他度日她的如年》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2k2.html

2014年第9期: 青春的席慕蓉,乡愁的席慕蓉 ——兼推介席慕蓉歌词《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3y5.html

2014年第10期:并非只写乡愁诗——推荐余光中诗作《鹤嘴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5t0.html

2014年第11期: 罗门和他的战争诗——读罗门诗作《麦坚利堡》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8u2.html

2014年第12期:三毛:东方邪典——兼推荐三毛诗作《七点钟》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anj.html

2015年第1期: 诗的无所顾忌诗的无所不能——兼读鲸向海诗作《征友》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bv3.html

2015,2-3合刊:诗是普世的人世的感动——兼读郑愁予诗作《错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gvy.html

早逝的天才有着何其旺盛的创造力——兼推荐林燿德诗作《终端机》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gvz.html

 2015年第4期:传统中国文人的风范——兼读萧萧诗作《不让康乃馨消瘦》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jlr.html

2015年第5期:歌的孤寂可以经由演唱宣泄出去——齐秦的诗齐秦的歌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gs4.html

2015年第6期:能艳能豪,能诗能书——陈维德旧体诗一组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8c557e20102vif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