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续未竟的故事

标签:
家庭父亲随笔哥哥刘大夫泰国出家人文化 |
分类: 僧众弟子 |
重续未竟的故事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6/nEO_IMG_DSC_0111.jpg
在去泰国的几天里,父亲选择到龙泉寺去住。
说实在话,父亲很喜欢龙泉寺。至于确切的原因是什么,我也不清楚。但我觉得这个问题并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父亲打心底里认可龙泉寺。
按照原先的计划,从泰国返回的那天,同时也是贤仁师陪同父亲,进城做核磁共振检查的日子。检查完之后,我陪父亲和贤仁师一起吃了个饭。饭间,父亲饶有兴趣地向我描述几天来在寺里各种各样的经历。
那一刻,我忽然发现,父亲竟然像一个孩子,而我却成了一个长者。
心里很清楚,说这话,并非出于不敬,而是一种慢慢走进父亲内心世界的感觉。
因为离专家出诊还有三四天的时间,父亲的意思是,希望能到山上再住几天。对于这一点,我当然不会有异议。
感情需要时间去培养,因缘需要空间去铸就。
这段时间陪同父亲,内心竟慢慢滋生这样一种体会。而这种体会,甚至让自己身心都有一种脱落的感觉。这真有点像夏日的白云那般,随风飘荡,自由自在!
父亲又返回龙泉寺,而我,则开始写作了泰国之旅的随笔。
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
孔老夫子说:辞达而已矣。
这真是,又高出了一个境界。一句话,涵摄了三句话。
这样一来,记载孔老夫子语录的《论语》,便具有了多重的价值:思想的价值,使它成为一部哲学著作;语言的价值,使它成为一部文学著作;而这文字的价值,则使它成为一部美学著作。
或许,这也就是经典之所以称为经典的理由了。一旦进入,便不会让你空手而返。
连日来不间断的写写画画,也让我体会到多重价值的内在统一性。这是生命从未有过的一种踏实感。
但,如果就此匆忙下个结论,认为这是写作的功劳。我认为,这种荒唐,真是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觉得,这功劳,完全来自于父亲。
这怎么可能呢!?你不是说过,你父亲连豆大的字都不识一个吗?
是的。父亲是不识字。但,父亲却无私地给予了我——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那就是,让自己污浊的生命得以净化,贫瘠的生活得以充实的机会。
到现在,才终于明白,世上所有经典诞生的缘由了。那无一不是——感恩与爱的结晶。
等泰国随笔写的差不多的时候,父亲也要下来看病了。
今天一大早,我又挣扎着爬起来,到医院排队,挂那个刘大夫的专家号。
一想到刘大夫,一副说话干脆、态度严肃的形象,便自然浮现脑海。尽管不容易亲近,却能让人产生一种深深的信任感。人与人之间的感觉,有时真的是很奇怪!
排队的时候,背后站了一位和我同龄的小伙子。看我是个出家人,便好奇地问了我一些问题,还一口一个“师父”地称呼,我也趁机真切地体会一把什么叫受人尊重的感觉。但心里其实很清楚,人家尊重你,说明人家心里有功夫,与你何干?你能尊重别人,那才说明你的功夫。
缘份如此,我也不作推脱,就自己的理解,谈了一些个人的看法。没想到,他听了却非常高兴,觉得很受用。同上面的认识一样,这让我越发觉得,这个人确有功夫。那么,有功夫的他,无论向谁请问,也都能学到该学的东西。
顺利挂了号,一看时间,离父亲来医院还有一段时间,我也就惰性十足地坐在约定的地点,好好补了一觉。
八点多钟,在寺里净人张锦丞的陪同下,父亲来到医院,此时哥哥也从广济寺赶来。
这里需要顺带一提,我有个哥哥,比我要大四岁;还有个妹妹,比我要小八岁。这样一种年龄上的差距,让我的成长受到哥哥不少影响,而妹妹的成长则受到我更多影响。因为这种缘故,三人感情还算深。昨天因为出差的缘故,哥哥刚好来北京,他也顺便过来看看我和父亲。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7/nEO_IMG_%20062.jpg
法师的哥哥
拿着所有检查结果报告单,我和哥哥陪着父亲来到刘大夫的就诊室。刘大夫一一查看了所有的检查结果。
“没有什么大问题!”刘大夫对父亲说到,“从检查结果来看,应是良性胃间质瘤。你目前犯胃病,主要不是由这个,而是由于情绪引发的。”除此之外,刘大夫又叮嘱了一遍,平时不需要吃药,犯病的时候吃一些相应的西药就可以了。另外,以后隔上个一两年,可再做个B超胃镜,跟踪一下间质瘤的动向即可。
听了刘大夫的话,父亲、哥哥和我也都完全释怀了。
“这个大夫诊断很干脆!”回来的路上,父亲说到,“有些大夫问问东,问问西,绕了很多弯子,最后也不明白什么结果。”
父亲的总结,我深表赞同。见到刘大夫,一种先前的认识更加明朗化了:一个人说话准确、干练,是需要资本的。
既然结果已经明朗,父亲无意继续留下来,而哥哥也希望能陪父亲一起回去。既然如此,我也不再勉强。这么决定以后,父亲他们三位先回广济寺,我则顺路到北京北站买了下午两点钟的火车票。
用完午斋,将父亲和哥哥一直送到北京西站,我才返回。
从父亲来北京,到今天返回,屈指一算,刚好半个月。
“这段时间,你父亲去北京,让你跑了不少腿,操了不少心……”晚上给家人打电话时,母亲的哽咽声让我心酸。
“这个算什么!?即使再跑这么多的腿,操这么多的心,我也心甘情愿!”我打住了母亲的话,语气中没有丝毫的犹豫。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7/nEO_IMG_2.jpg
法师的母亲、舅舅、嫂子和小侄子,也曾来寺里看望法师
“其实,你父亲很早就想过去,一直担心你忙……”电话中传来母亲喃喃的声音,让我复杂的心情中,又增添了无限的悔意。
“以后能陪陪您和父亲,就是我最重要的工作了!”我奇怪地发现,自己从小到大说话的语气,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坚定过。
“……”电话另一头,传来母亲再也抑制不住的抽泣声。
看着父亲下午离去的背影,我忽然警醒地意识到:其它工作,将来还有机会,而这份工作,一旦失去,就再也没有机会了……
2010年1月28日深夜于西四书斋
相关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