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1月29日龙泉日记

(2010-01-30 08:34:00)
标签:

打板

法师

义工

曹居士

龙泉

日记

文化

分类: 龙泉每日

1月29日龙泉日记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6/nEO_IMG_DSC_0123.jpg

 

 

不辩解能换真安乐

  “辩解”是个坏东西。

  为自己辩解,就是为烦恼辩解,保护自己的烦恼。可是,第一个念头就是这个,没有别的。

  其实,早上打板有多种打法,每一个法师教的都不一样,传承也不一样,区别出入有大有小,有的甚至是相反的,比如打板走路,有的传承是先迈左脚,有的是先迈右脚。刚一开始,会有一点晕。可是,在僧团里不能白学了,绝不能死在“小小”的打板上。

  正打着板,一个法师讲,某某,是不是这样打更好。

  第一个念头是,不是啊,某某法师教的就是这样打的。这个念头一起,几乎就差一点点,一句话就脱口而出,我没错,是某某法师就是这么教的啊。

  话都到了嗓子眼了,但是,第二个念头立刻推翻第一个念头,不能这么想,更不能这么说,这么一说,就断了自己道了。于是强忍着不辩解,装着很谦虚的样子说,那应该怎么打?

  法师教了一下。

  就这一下,仿佛有点通。哦,原来是传承不一样,板是死的,人是活的。打的是心,不是板。打成木头板了,那就白打了。

  打板应该是古代丛林发明的,还没有从经典上找到佛陀时代有打板的记载,乃至打板的具体打法,最早往上推应该是百丈怀海禅师,也有可能当年不是打板,是打的木头棍子,或者敲的木盆,传啊传的一直传到现在就成了板了,打法估计也一代代地有细微的变化,现在的板声确实有古韵,但肯定不是百丈怀海他老人家当年的打法。

  我猜,除了经典外,所有的传承都会因为人的改变有逐渐地改变。但目的是一样的,是为了练心,所以先迈左脚和先迈右脚都是对的。当然,为了丛林的制度,要求先迈哪个脚,就先迈哪个脚。没具体要求,就想迈哪个脚就迈哪个脚,能让哪个法师欢喜就迈哪个脚。何乐而不为呢。

  丛林要求打板,不能打棍子和盆,那就打板。打板就是绝对要执行的现实。在一个具体的要求下,就有了相对的对错和是非。

  就算是经典,在流传中也有很多的版本。但核心思想是不会变的。我们学的是文字后面的思想,而不是文字,更不是印刷文字的油墨和纸张及装帧。

  这么一想,就没毛病了。

  早晨的板,一共总结出三种打法。这三种打法都没什么大不了的,重要的是学会了尝试着不辩解。

  如果一辩解,法师说,应该这么打。

  自己立即顺着习气还嘴,不是我的错,某某法师就是这么教的。

  那就完了,不仅仅把问题推脱到别人身上,造恶业。更是彻底障蔽住自己思想前进的脚步。也障蔽住学习的脚步,更障蔽住别人调教自己的法门。

 

 

莫把佛法当理由

  寺里有两位这段时间都不见的人,竟然同一天出现在大众面前。一位是工程部的主管贤立法师,前段时间腿受伤,虽然在寺里,但是在见行堂养伤不出来;还有一位是“失踪”了一个月的基金会秘书长,林启泰居士。

  贤立法师出来是为了照相,就是和来给寺院剪枝的昌平、怀柔栗农居士拍一张合影。这些居士原来是想,能够跟带他们缘念的贤日师照张相,就很满足了。没想到这件事汇报上去,贤立法师竟然拖着伤腿亲自出来了。贤日法师陪拄着双拐在贤立法师,从门里一出来,工程部的苏清现居士就赶紧跑上台阶,去帮忙扶贤立法师。

  “不用扶,我自己来,一扶反而不好走。”贤立法师看着跑上来的义工们说。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9/nEO_IMG_IMG_3788.jpg

 

 

  于是义工在两边护着,贤立法师精神很好,一边朝居士们微笑,一边慢慢走下来,看着说着挺容易的,至于这每走一步要忍受多大痛苦,只有法师自己知道。这条腿是第二次受伤,在这次受伤之前,有医生来给法师看腿时就说,法师每走一步都要忍受比常人多的痛苦。吴志超居士怕法师下来站的辛苦,跑进五观堂去给法师找凳子。

  “不用坐。”法师听义工去拿凳子了就说。

  “把这个放那边。”又把双拐递给贤日师。

  照完像,拄着双拐上台阶回去,法师没有穿僧鞋,宽大的拖鞋套在脚上,还有些紧,看得出来脚是肿着的。贤日师跟在旁边,几位义工也跟了上去,自从法师腿受伤后,见法师一面很不容易。法师走时还嘱咐把照片洗了,给剪枝的居士们。

  法师回去后,剪枝的居士们,明显又欢喜了很多,不像原来那么拘谨,拉着任居士一起合影。

  林启泰居士是中午到寺里的,下午在213教室和义工们一起向他汇报一个月来的成长,五十几个人汇报下来大家惊奇的发现几乎所有的人都有很多提升,有人分享到说林老师在的时候我们有事就依赖,他不在了就逼着自己要去思考去解决,反而成长了。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9/nEO_IMG_IMG_3811.jpg

 

 

  上午林居士在路上时,曹居士照例来给义工和志愿者做培训,不过这次曹居士,不像以前一样春风化雨,而是给大家来了一场小暴雨。

  原因是上周布置的作业擦门,大家没有做。

  “如果不认识自己,佛法也会成为你做和不做的理由;想做的,该做的,必需做的,做哪个;理由,让会自己内心越来越没有力量,善知识不是没有,是因为我们自己内心没有力量,所以感受不到他们的力量。”

  “我们现在用什么样的心在这里学习,我们能不能体会师父心里是怎样的哀痛,我们有没有让自己有力量,然后让别人从我们这里感受到力量。”

  “我没有想让你们做什么,我只是想让你们认识你自己,我们看不到自己的心,也看不到自己的习气;其实你要想了解你自己,非常简单,就是看你做什么。什么叫安住呢,就是和自己同在,该做的事情让他发生着。把自己能够做的,让他发生;法是流动的,如果法是死的就失去了他的魅力,他是当下就在发生的,如何将所有的法让他鲜活起来。”

  “一个人的生命非常难得,从这一个生命坠地后的每一点经历,我们能活到今天非常难得,我们是不是真的负起责任,我们有多少时间和他同心同在,我们想把心缘在法上,我们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子,做不了自己的主,多么小的一件事,当我们做上去,没有负责任,这样的随便给大家带来的是什么。”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9/nEO_IMG_IMG_3728.jpg

 

 

  “我们真的去擦门的时候,你才能理解到我让大家干了什么,但没有发生,你就体会不到我让你干什么,意味着我们的生命,无论谁在你身边,都会这样;我能给大家什么,如果大家有什么困难,如果你真想做,一切都是理由,那些理由会让你觉得可笑,而他没有起一点作用。擦门感受的是什么,当我们贴上去带来的是什么;我们对我们的生命究竟带来什么。分享的是什么,是这件事发生了,这个课堂不是总要别人去讲,那你的生命永远没有力量,让你的生命有力量,然后让别人的生命也有力量,不仅活着,还要有力量。”

  坐在下面听的,从来没见过曹居士这么严厉过,曹居士的一句句话,也让大家看到了那个为了想做的,和不想做的事找理由的自己,也看到了那个浮泛没有力量的自己。曹居士在林居士不在寺里的这段时间,担起了基金会“大家长”的角色,虽然只是每周上来一天,不过义工们已经跟曹居士很亲了,也明白曹居士苦口婆心的话,都是为了让大家成长,成长起来后成为别人可以依靠的“家长”。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9/nEO_IMG_IMG_3727.jpg

 

 

  “因为这个东西是不可以再现的,因为重播的东西都是不真实的。我无法把这个真实的东西传给他,因为那就是一个各种缘聚合的东西。每个人都知道这样惜缘,是不是就知道该做什么。做为一个召集人,如果他知道,他可能让人在五分钟获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东西,也可能失去,以后就不会为做事而做事,因为缘起法。”

  “你体会多少,你就知道你失去了多少,多少事你该做,你没做,你将失去多少。现在,大家去把盆拿来,用一个小时去擦门,回来后,我再告诉大家你该得到多少。”

  十点零六分,回到上课场地,这个时间,曹居士也和大家一样去清扫了,和大家不同的是,曹居士没有用洗涤剂,曹居士说:

  “我教大家第一步是用洗衣粉,第二步什么都不用,为什么什么都不用,道理很简单,就是老老实实做人。”

  虽然都是去擦门,体会却不相同。

  有为了更好的擦门,去打了热水,然后又用了洗衣粉,又用了牙膏,在做事时不断的想解决办法,一种解决不了,就换一个角度,还两个人一起协作。

  还有注意到接触的地方都摩坏了,开始注意到小心些。

  也有在擦门的时候,面对粘在上面的胶带,小心的去处理,观察到当心急时,用力就会强,会顾不到门会不会受伤;当不盯着胶带去擦的时候,发现隔着厚厚的毛巾,是可以感受到那贴在门上薄薄的胶带痕迹的,依靠感受去擦时,又有另一种感受,胶带不是门的一部分,它和门之间是有空隙的,慢慢的去感受那两种看似贴合在一起的感觉时,牢牢的胶带痕迹开始从一个地方剥离,然后全部离开,门没有受伤害,毛巾没有脏。

http://218.57.142.173/blog/2010/1/0129/nEO_IMG_IMG_3771.jpg

曹居士给大家做示范

 

  曹老师听了几个分享汇报,开始讲做这件事的意义:“立足当下,回到一个根缘的角度,或高度,和修行挂起勾来。方便的过祸,图方便贴上去,贴上去就是我们的习气,都是为说做这件事的理由,这个东西挂上去有什么意义,再深刻去做,有触碰,每个人深入进去,去做去,才能体会,把师父讲的那么好佛法,当成理由。真正有意义,就是去做,才能体会修行的法味;你坚信这个胶带纸不是这上面的东西;而你认为他不容易弄下,哪个是法?你在这个上面起的是信,信令心澄净,才能做好很多事情,大家要哪个?哪个跟自己修行更加贴切?”

  “事实信为道缘功德母;信这个东西不是长在上面,是我们一不小心,把这个事放到我们身上,你要相信这个不是我要的,你心会不会放松很多,如果一个人心情这么平和;他有什么做不成的。”

  “非常用力干活,一定不对,找了很多东西,也不对。理由就有两种,善意恶意,不起作用,这都是理由,我不会找理由,给我一个烂盆,什么理由都没去找,把每个角落都擦了,我坚信那个东西不是木地板上的东西,这是推辞,还是随缘;真正随缘,是现在发生的,我应该做什么。”

  “不直面的去面对自己,有什么意义,不做事,光说行不行,不起信,所谓目标就是你的愿力;首先信什么,凭什么把它弄下来;首先相信每个习气不是我们自己,才会有信心。”

  “今天再见林老师,大家是不是会有从内心涌动的力量;会不会卑劣慢?这时候要给林老师力量,大家都努力;自己的事自己做了,你坐在那才能有力量。”

  下午林老师见到的果然是一群有力量的“孩子”,一群可以给他力量的“孩子”;“孩子们”是需要被“捶打”着长大了。

  擦门,多小的事情,却可以从中体会那么多,擦去门上的灰尘、污垢、还有那些难弄的胶带痕迹;就像在擦拭我们自己的这颗心,挥起那块毛巾时,不只是为了把上面的东西擦掉,还要关照到不伤了这颗心,毛巾也是自己的一部分,不能为了为那一处干净,就再弄脏这一处;每扇门都是我们的一颗心,每一块毛巾都是我们的手足,哪一个都不能被伤害,擦去那些尘垢原本也不需要付出伤害自己的代价,不要用力,不要用方法,把自己投入进去,用信的感受就好;如果把站在对面的那个人,脚边的那只小生物,也当成自己的一颗心去爱护,这个世界一定会变得像西方净土一样祥和,只要你信。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