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121丙班课堂笔记
(2009-01-04 08:59:36)
标签:
佛法师父沙弥班北京龙泉寺课堂笔记善知识与法相应起心动念文化 |
分类: 学修笔记 |
081121丙班课堂笔记
(1月3日
【学习内容】 :“是否与法相应,或与什么相应?难以判断,大都随自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着而度日。”
【法师开场】 今天晚上师父去北大秋林厅作演讲,是北大国学社邀请的。早上,我看到师父正在准备送给校方的博客书。对第七本《侍师日记》,我感觉前言部分设计不是很好,便想拿给师父看。师父接过书翻看,我还没来得及讲,师父就翻到了那篇参加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文章,这是我写的。
【法师引导】这个故事跟我们今天研讨的题目是有关系的。在善知识身边,时刻都能体会到佛法。有时候你不想体会也不行,逼着你去体会,除非你自己真的不想学。
【法师举喻】前天我给师父剃头。师父平时都是自己准备水,他自己能做的事,绝对不会麻烦别人。你想帮他,他也不会答应。比如我们曾经想帮师父背香袋,师父说:不用,我自己能来。我看到师父正在忙别的事情,就跑去准备水。整个过程中我非常小心,承侍师长要懂得智慧、善巧各个方面,代师父着想。我怕水太凉,又怕太热,但是一直这样试探又怕水太多了,心一直在这个上面考虑。做完之后把水给师父,师父一摸:“水有些凉?水太凉的话,头发剃不掉。”我忙说:“那么换热的吧。”师父又说:“你看,这不是浪费水吗?”
【法师引导】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承侍善知识时的心态都是善心、为对方着想,已经想得很完美了。结果一对现行,自己做的离师父的标准还差很远。比如刚才我不但浪费水,还没有体会到水不热不好剃头的道理。弟子相中“具慧”不具备的时候,好心也很容易办不成事。看起来好象是与佛法相应,比如“自己最近学法很相应呀”、“非常欢喜”、“为别人着想呀”……如果没有善知识指点的话,我们就不会有这个反省。从大乘道来讲的话,我们看似跟佛法相应的做法是有缺陷的、不究竟、不圆满的,有时候甚至是做恶法、帮倒忙。这些某种程度上都说明了我们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水的温度弄得刚刚好,实际上却是判断错了。都是随着自己的起心动念,没有智慧的体现!其实关于剃头水的温度,师父很早以前就讲过了,要用烫一些的水,我也知道。但是一对境,还是按照自己头脑中的标准,不是依着师父的标准。说白了,还是 “随自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着而度日”。看似在修善法,实际上很难说!
【法师开示】今天讨论的题目还是师父短信中的一段:“是否与法相应、或与什么相应难以判断,大家都随自己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着度日。”请大家讨论“是否与法相应,或与什么相应?”举喻说明。(大家举喻讨论)
【师父开示】
【法师引导】这里提到一个重点,“多造跟师友相应的业,这个业就重。”有没有发现我们谈的很多问题都跟这个有关。经过大家研讨之后,是不是再听到这段师父的开示感觉就不一样了?更能够理解师父所说的心相了。
【师父开示】我们常常讲“相应”,讲起来好讲,做起来却不容易做到。我们常说内心要同佛法相应,那么,我们的心是什么?怎么样来修心,怎么来用心?如何来认识我们自己的心,看清我们的心相呢?我们自己身、语、意三业的行为本身能否相应?我们昨天、今天、明天所做的事情能否相应,能否连贯呢?我们过去、现在、未来,前世、今世、后世的行为是不是相应?如果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感受不到是在相应,又怎么样同佛法相应呢?佛法本身是一个境界,我们自己的行为如果是错乱的、混乱的、不规范的,我们心的境界又怎么样能够提升,内心怎么会有方向感,会有力量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这说明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法。
【法师引导】今天研讨了“相应”,这个是生活中随时都会发生,学各种法类都会用得上。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学了之后大家回去用,开始用功了、相应了、诵经拜佛、发心承担、配合师友……就会出现另一个状况,需要防范。当我们自己很用功、很配合的时候,还会出现“我慢”。越是努力的时候,越要谦虚,而不是越努力的时候,别人越有过失,自己做得越圆满的时候,对别人越看不惯。“虽然我精进,但是很苦恼”,这在佛法中是错误的。虽然自己很用功,但还是随自己的起心、妄想、分别、执著而度日,并不见得跟法相应。“我在精进努力,你们都没有在努力。”四个人干活缺一个,自己心里从头到尾就一直不高兴。这是错误的。这是业、因缘,是我要发心干。这个一定要注意,当我们努力的时候也不能随着妄想分别,一定要调伏我慢、要谦虚,越是有本事越要谦虚。这样才能够真正上道,与法相应,这一点非常重要!
本课程为僧团沙弥的课堂笔记系列,相关链接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