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学诚法师
学诚法师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1,151,312
  • 关注人气:66,119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081121丙班课堂笔记

(2009-01-04 08:59:36)
标签:

佛法

师父

沙弥班

北京龙泉寺

课堂笔记

善知识

与法相应

起心动念

文化

分类: 学修笔记

081121丙班课堂笔记
(1月3日  中)

 

【学习内容】“是否与法相应,或与什么相应?难以判断,大都随自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着而度日。”

【法师开场】 今天晚上师父去北大秋林厅作演讲,是北大国学社邀请的。早上,我看到师父正在准备送给校方的博客书。对第七本《侍师日记》,我感觉前言部分设计不是很好,便想拿给师父看。师父接过书翻看,我还没来得及讲,师父就翻到了那篇参加第一届世界佛教论坛“和谐世界,从心开始”的文章,这是我写的。

    师父顺便问了一句:“这些照片都是你拍的吗?”

   “是,都是我拍的。”我不加思索的回答。

    师父接着翻,指着一张照片,问:“这张是不是你拍的?”

   “不是。”我回答。

    师父又往下翻:“这张是不是你拍的?”

   “这也不是。”

   “这张是不是?”

   “不是。”

    翻到最后,发现大部分照片都不是我拍的。那一刻,我都不敢说话了。

    这虽然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显现了内心的一种状态。当善知识问我的时候,自己内心会有一种期许,或者说是慢心,“这些都是我拍的!”其实,制作书的人还用了其他人提供的照片。里面还有我和活佛的合影,虽然是自己提供的,但显然是别人拍的,这是明摆着的事实,可我当时却完全疏忽了。

    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自己在师长面前很想自我赞叹一番,明显有慢心。但师父的念力是很强的,面对境界的时候是很清楚的,一听你讲话就知道你有毛病,他也不骂你,只是连续问你:“这是不是你拍的?”慢慢就把你的慢心给破掉了。另外还有一种心态,就是想邀功的心态,显示这些都是自己的成果,自己很有本事。实际上,非也!根本不是,即使是,也不能有这种心态,何况不是呢?在善知识面前,你是瞒不过的。如《本生论》云:“我鄙恶形影,明见于法镜,意极起痛恼,我当趣正法。”

 

【法师引导】这个故事跟我们今天研讨的题目是有关系的。在善知识身边,时刻都能体会到佛法。有时候你不想体会也不行,逼着你去体会,除非你自己真的不想学。

 

【法师举喻】前天我给师父剃头。师父平时都是自己准备水,他自己能做的事,绝对不会麻烦别人。你想帮他,他也不会答应。比如我们曾经想帮师父背香袋,师父说:不用,我自己能来。我看到师父正在忙别的事情,就跑去准备水。整个过程中我非常小心,承侍师长要懂得智慧、善巧各个方面,代师父着想。我怕水太凉,又怕太热,但是一直这样试探又怕水太多了,心一直在这个上面考虑。做完之后把水给师父,师父一摸:“水有些凉?水太凉的话,头发剃不掉。”我忙说:“那么换热的吧。”师父又说:“你看,这不是浪费水吗?”

 

【法师引导】这说明什么?说明自己承侍善知识时的心态都是善心、为对方着想,已经想得很完美了。结果一对现行,自己做的离师父的标准还差很远。比如刚才我不但浪费水,还没有体会到水不热不好剃头的道理。弟子相中“具慧”不具备的时候,好心也很容易办不成事。看起来好象是与佛法相应,比如“自己最近学法很相应呀”、“非常欢喜”、“为别人着想呀”……如果没有善知识指点的话,我们就不会有这个反省。从大乘道来讲的话,我们看似跟佛法相应的做法是有缺陷的、不究竟、不圆满的,有时候甚至是做恶法、帮倒忙。这些某种程度上都说明了我们的问题。我觉得自己已经很不错了,水的温度弄得刚刚好,实际上却是判断错了。都是随着自己的起心动念,没有智慧的体现!其实关于剃头水的温度,师父很早以前就讲过了,要用烫一些的水,我也知道。但是一对境,还是按照自己头脑中的标准,不是依着师父的标准。说白了,还是 “随自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着而度日”。看似在修善法,实际上很难说!

 

【法师开示】今天讨论的题目还是师父短信中的一段:“是否与法相应、或与什么相应难以判断,大家都随自己起心动念、妄想分别、执着度日。”请大家讨论“是否与法相应,或与什么相应?”举喻说明。(大家举喻讨论)

    在自己的想法跟上位人的想法不一样的时候,如何解决。你的想法可能确实比他的好,但是应该怎么做呢?最主要的是放下自己的执著。自己的好方法可以保留,但是一定要放下执著,因为不放的话,接下来就是观过。为什么呢?如果法师的方法不行,你会想“你看,刚才我就说了我的方法好”,还会打着自己是为了常住好,然后给法师加了几个黑帽子。结果就是“我”很大,一点点地累积,突然有一天就会问法师:“我怎么这么烦恼,在山上呆不下去了。”其实是一点点熏习导致的。所以开始就要把这一点断掉,别别断掉,别别解脱,慢慢我们的心会越来越沉静,一点一点断除自己的烦恼,这个才是康庄大道,才能得到妙欢喜。不是说,很多事情都是我的功劳,是我在出谋划策,我在给法师指点。出主意的时候,要注意破我执,这个才是主要的。

    我们在做事的时候,可以有自己的想法,但是要向上沟通、汇报。这样的话,可能上面的人做的事情并不圆融,但是自己在修法上一定要缘法。总有做不圆满的事情,除非是佛的报土全部圆满,那是已经完全断除了烦恼障、所知障。

    做完事情以后是什么心态,很关键。当别人赞叹我的时候,我应该怎样起心动念,怎样起正确的心态。事后还有向法师作汇报。

    还有一点要注意,人的和合。可能做事的效率很高,但是大家不高兴,因为你没有考虑到大家的感受,大家觉得你没有听法师的话,或者觉得你在指挥,凭什么听你的。从这个角度,这件事情也是做错了。事情一直在生灭,成、住、坏、空,把握不住,我们是在做事中磨炼心性、提升心灵。我们在做事同时还要体会佛法,越来越跟佛法相应,趋向于清明的状态,了解应该怎么做,不应该怎么做,怎么调整自己的心态。

 

【师父开示】

    讲佛法的目的、说话的目的、听经的目的,是要让你了解佛法,而不是让大家掌握概念、掌握知识。说佛法、听佛法,是整个治病的过程,整个过程都是。所谓治病,我们听起来好似很不好听,换一种说法,就是对治我们内心问题的整个过程。一个人生病,生病有原因,是什么原因导致什么病?需要吃药,需要治疗,最后病好了。一个医生,必须要了解病因、病相,以及病人的症状,怎么吃药,怎么治疗,整个过程都要了解,才有办法为人治疗。反过来说,要治疗我们自己内心的毛病,要掌握整个的过程,这样,我们才能够与佛法相应,不然,我们听到佛就是佛,法就是法,僧就是僧,听到三宝就是三宝,治不了我们的病。我们把经拿出来念一段,也治不了病啊。为什么治不了病呢?因为我们的思想、我们的心,没有办法进入到佛法的境界里去。如果能够进到佛法的境界里去,我们的烦恼就能够得到调伏。所以你要多造跟师友相应的业,这个业就重。

    佛法的修行方法很多,所谓“八万四千法门”,但目的只有一个:为了要成佛。大家来到山上,无论是来出家,还是做护持的工作,其目的也是为了修行,为了成佛。那么,如何真实感受到自己的发心,以及发心之后的所作所为,确实是走在成佛的路上呢?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也是非常具体的问题。为什么好多的人,佛法学久了,反而看不清方向,越来越迷茫,心里越来越不踏实?这就是同佛法不相应的表现。 

 

【法师引导】这里提到一个重点,“多造跟师友相应的业,这个业就重。”有没有发现我们谈的很多问题都跟这个有关。经过大家研讨之后,是不是再听到这段师父的开示感觉就不一样了?更能够理解师父所说的心相了。

    我们听一下师父对这个法类的开示。

 

【师父开示】我们常常讲“相应”,讲起来好讲,做起来却不容易做到。我们常说内心要同佛法相应,那么,我们的心是什么?怎么样来修心,怎么来用心?如何来认识我们自己的心,看清我们的心相呢?我们自己身、语、意三业的行为本身能否相应?我们昨天、今天、明天所做的事情能否相应,能否连贯呢?我们过去、现在、未来,前世、今世、后世的行为是不是相应?如果我们自己的所作所为都感受不到是在相应,又怎么样同佛法相应呢?佛法本身是一个境界,我们自己的行为如果是错乱的、混乱的、不规范的,我们心的境界又怎么样能够提升,内心怎么会有方向感,会有力量呢?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也就是说,这说明我们内心当中没有得到真正的佛法。

 

【法师引导】今天研讨了“相应”,这个是生活中随时都会发生,学各种法类都会用得上。还有很关键的一点,学了之后大家回去用,开始用功了、相应了、诵经拜佛、发心承担、配合师友……就会出现另一个状况,需要防范。当我们自己很用功、很配合的时候,还会出现“我慢”。越是努力的时候,越要谦虚,而不是越努力的时候,别人越有过失,自己做得越圆满的时候,对别人越看不惯。“虽然我精进,但是很苦恼”,这在佛法中是错误的。虽然自己很用功,但还是随自己的起心、妄想、分别、执著而度日,并不见得跟法相应。“我在精进努力,你们都没有在努力。”四个人干活缺一个,自己心里从头到尾就一直不高兴。这是错误的。这是业、因缘,是我要发心干。这个一定要注意,当我们努力的时候也不能随着妄想分别,一定要调伏我慢、要谦虚,越是有本事越要谦虚。这样才能够真正上道,与法相应,这一点非常重要!

 

 

本课程为僧团沙弥的课堂笔记系列,相关链接如下:

090215丙班课堂笔记

090201丙班课堂笔记

090130丙班课堂笔记

090117丙班课堂笔记(上篇)

090117丙班课堂笔记(下篇) 

090116丙班课堂笔记

090112丙班课堂笔记(下篇)

090112丙班课堂笔记(上篇)

090103丙班课堂笔记

081228丙班课堂笔记

081227丙班课堂笔记

081220丙班课堂笔记

081219丙班课堂笔记

081129丙班课堂笔记

081128丙班课堂笔记

081127丙班课堂笔记

081122丙班课堂笔记

081121丙班课堂笔记

081114丙班课堂笔记

081107丙班课堂笔记

081011丙班课堂笔记 (下篇)

081006丙班课堂笔记(上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