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价一个劲儿的上涨,不仅没有因为宏观调控的实施放慢速度,相反有加快上涨的趋势。从去年开始,笔者已经不敢劝人买房了,因为房价的确给人感觉有点儿高,但一直没忘记告诉人家,这房价还可能继续上涨,如果你真的买得起又需要房,就买吧。
事实证明,幸好没劝人家别买房,否则一定挨骂,搞不好连朋友都没得做。
当然,我和朋友与家人讨论房子问题时,总不不忘加上几个前提条件:
买得起又真正需要房
一直认为这是真正必要的前置条件,但最近知道的几件事让我的这个观点有些儿动摇了。
最近与北京的几个亲朋好友相聚时,发现有两位年内买了房。不是新房,是地段相当好的二手房。其实年头不算长,基本上都是前几年房价较低时的一手新房。
其中一位,已经在北京数次置业,一直是自住。但每隔几年就换一次房,最新这套应该是最大的。她算炒房的吗?
另外一位更有意思。工作没几年,虽然是外企,但工资不算太高(比同龄人稍好)。原来一直租房,但由于无法忍受租房的不安定感,终于下决心买了房,而且是一买就是近100平方米,除了父母的支援外,每个月的工资基本上都贡献了。没好意思问,靠什么过日子。
应该说,第二个人算是房奴了吧?问过,好像蛮高兴的,没有房奴的焦虑感。
当然,没有焦虑感的原因或许是以下这件事:
两个人买房没有多少共同点,但有一点相同。卖主均深感后悔,并且商量涨价加钱的事。可惜,合同已订,买卖后果自付,自然没什么说的。但卖主后悔了,买主当然偷着乐了。所以,现在真的不该买房吗?
回头看前几年或十几年的房价,真的会跌回去吗?还是过几年后房价下跌时,已经是另一番光景。想想中国的股票市场吧,我们还有机会见到4000点的沪市吗?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