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简评中国古代数学的消去法

(2025-08-27 13:49:58)
标签:

吴文俊

中国古代数学

代数几何

消去法

strongart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2006年,吴文俊和Munford一起分享了邵逸夫数学奖,值得回味的是:Mumford用概型语言写出了其代表作《几何不变量理论》,但吴文俊却认为代数几何的概型语言已经过时了,其获奖原因是因为他所提出的数学机械化,而他提出数学机械化的主要原因,则是受到中国古代数学中消去法的影响。
     吴文俊为什么要说概型过时呢?主要是因为他想要带私货,要搞所谓的数学机械化,推崇范德瓦尔登《代数几何引论》中的消去法,但那一章再版的时候被删掉了。吴文俊为什么会如此在意消去法呢?是因为他深受中国古代数学的影响,古代数学中有类似消去法的算筹操作,他说中国乃是消去法的故乡,难道老外就不会用消去法了吗?
       一般来说,从古文中学到的一些东西,特别是对现代科学有影响的,很可能是一个元语言的普适概念。说白了就是到处都有,不一定非要在古文中学习,即便在古文中学到一些,也很可能达不到元语言的层次,换个形式多半就认不出来了。事实上,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就是典型的消去法,由A→B与B→C,可以得到A→C,这不就把中项B消去了吗?可能他们更关注C或者A→C,没有刻意提出“消去法”这个名称,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会用消去法。事实上,三段论推理中的消去法位于更一般的逻辑层次上,并不一定非要像解线性方程组那样,用数学中的等式来实现。
    有些资料上说,中国古代的消去法领先了西方一千年,好像老外一直不会解线性方程组,大概我都能独立想出解法,西方那么多数学家会一直解不出来,然后就忽然发明出行列式和矩阵啦?估计是这个解法不太容易写成定理的形式,也就没有正式的写下来吧,而中国古代数学反正就是计算应用题,只要算出来就能直接写下来,两者的标准完全是不一样的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