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本文不必任何参考文献”
(2025-08-23 13:18:39)
最近看到一个很久以前的新闻,有篇论文说“本文不必任何参考文献”。此时,土博士可能会想:这家伙连论文格式都不懂,该不会是民科吧!结果一看作者是:钱伟长!
话说我写文章就不怎么用参考文献,后来折中一下改成“扩展阅读”,主要是找几本相关资料给同学们看看,非要当成参考文献也未尝不可。某乎有人说:不用参考文献的,基本上只用到课本的知识,大概就是两种情况,一般是homework级别的论文,或者是完全没人感兴趣的课题。仔细一想,正好是一个数学一个哲学,两种情况好像都占全了呢。
早年有一批人怂恿我发论文,就随手写过一篇S-divisor挂Arxiv.,这个就是homework级别的了。这样的论文植根于课本基础,给人的印象最为深刻,十年之后还能记得的论文,除了那种惊天动地的大猜想,剩下来恐怕就是这样的homework.
当然,这样的homework应该是自己想的,而不是真的去做书后面的homework.
很多数学书后面的homework,就是在正文延伸出一些新概念,它们比零散的论文更加能够植根于数学基础中,因此也不要小看这样的homework.遗憾的是,我这里没有专业马甲,有人举报说Strongart是假名,结果就被限制登陆了。
第二类情况则是在哲学中比较常见,当年我建了一个维特根斯坦式的轻体系,这样的工作显然可以不用参考文献,《逻辑哲学论》的后面有什么参考文献吗?没人在乎是因为中国没有罗素,只有一群对海德格尔附庸风雅的,不是著名的哲学家,他们不会来研究你的东西,没人来仔细研究的话,你也就成不了著名的哲学家。当然,随着时间的推移,个人的思想比较多了,也没必要非要凑成一个体系,感兴趣的同学可以一篇一篇的慢慢研究。如果能把论文发出来的话,我也变成活着的参考文献了,或者说是所谓的哲学原著。
从前车马很慢,论文很短,参考文献少得可怜,有什么东西一目了然,没点东西还真不好意思发出来。现在的论文大都是流水线操作,更多的依赖于所谓的团队资源,文章里面挂满了超链接,基本上也不会有人认真看的吧。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