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祖冲之算圆周率到底有多大贡献

(2025-08-07 13:41:15)
标签:

祖冲之

圆周率

数学教育

strongart

中国古代数学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最近看到一个说法:高斯第一个尺规做出正十七边形是天才,后来有人用他的方法做正257边形和正65537边形,就没那么大的意义了。这样的说法就像是一个回旋镖,转了一圈就转到祖冲之的头上了,据说那可是中国古代数学的巅峰啊!
    历史上第一个算出圆周率π≈3.14的是阿基米德,他用圆的内接与外切正多边形的方法,做了正96边形就得到了这个结果。为什么他没有继续算下去呢?因为他是数学家,而不是计算工匠,3.14的结果对于古代科学技术而言够用了,等以后发展高科技需要更高的精度,自然还会有新的算法出现。阿基米德作为第一流的数学家,有这个闲工夫,不如去割一下抛物线,那才是领先于时代一千多年的成就。
    在阿基米德之后,中国数学家刘徽把π算到3.1416,然后才是祖冲之的3.1415926-3.1415927,但他们用的割圆法只做内接而没考虑外切,计算简单但缺少数学的严格性,其精度高是因为割圆割了几千几万边形。如果说阿基米德相当于高斯第一个尺规做出正十七边形,那么刘徽就是做正257边形的,祖冲之则是做正65537边形的,这里并不是越精确就越有意义,只是用工匠精神把简单的方法做到极致。实际上,祖冲之的算法既没有理论方面的新创见,又没有多少实际应用的价值,很快就被后来基于的微积分的新算法给淘汰了。
    遗憾的是,不少中国数学家的研究方式就是这样的,找老外没算完的地方多算几步,这样的至少可以发一篇论文出来,如果能蹭到某个大猜想,说不定还能发出一篇四大!等到科普家附庸风雅一宣传,祖冲之对圆周率猜想有重大贡献,还真以为能证出π是无理数了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