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会做研究的人害己坑人
(2025-08-10 13:26:52)
最近看到有人讨论数学天赋,我一看讨论问题的人就不像是有天赋的样子,他们基本上就是实践解决,谁的考试分数高就算是最有天赋,就像遍地开花丘成桐少年班一样拔苗助长,最后能野蛮生长拔出来没死,就会被当成了最有天赋。
在这样的选拔模式下,所收获的大都是那种只会做研究的人,他们就像是撞了个假肢,完全感觉不到数学的乐趣。这类只会做研究的人大都停留在信息层面,缺少对数学知识的内在洞见,讲课大都是照本宣科,写书则是冠冕堂皇,基本上没什么自己的见解。他们一般都是扎堆做几何,因为几何是一个对象性领域,可以一个一个的工具拿来实验,而不需要对工具有太深刻的理解。只会做研究的人在写论文时都体会不到乐趣,论文就像是用假肢写出来的,其乐趣完全来自于外部,只有靠发在哪个期刊杂志上,才能稍微让他们得到一点虚荣,然后就难免产生傻子共振的现象。
只会做研究的人不但装假肢害自己,还装了个假脑子坑别人,很多没脑子的话就是他们传出来的。因为他们的假肢假脑子在数学中得不到快乐,便会说:没人在乎你知道多少数学知识。因为他们是考试研究一条龙生产出来的,便会说:应试教育不会埋没人才。假脑子还要装模作样的假论证:人才是无敌的,会受到小小的应试教育的影响,那就不是真的人才,你们看有谁没埋没了?其实,被埋没的人才是看不见的,哪怕告诉你答案,那些假脑子也找不到把柄。归根到底,学术是一个垄断领域,话语权掌握在学术帽子的手里,如果他们都装了假脑子,没有向大师致敬的精神,大师自然也就是被浪费的。
只会做研究的人害人害己,做的都是一些什么研究呢?多半就是延续了老祖的传统,阿基米德第一个算出π≈3.14,这对当时的科技应用足够了,但我们就是要用工匠精神多算几步,这样可以发一篇论文出来,如果能蹭到某个大猜想,说不定还能发出一篇四大,再通过实践被宣传成所谓的成果。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