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心理学中有个叫做“习得性无助”的概念,大概意思是说一个人经常失败后,就会产生消极的心理状态。比如有个人总是被人说“不行”,然后就真以为是自己不行,其实他本来还是可以的,主要就是被好事者给说坏掉的。
当然,如果是一个有硬核的高度自我认可的人,其结果就可能会反向发展,遇到一些不合理的情况,反向习得性无助就会被动触发。有人可能会说:错的根本不是我,而是整个世界!结果就被扣上一个“中二”的帽子。其实,主要还是与他相关的那一圈人,倒是郭德纲说了一句大实话:我没那么优秀,,全靠同行的衬托。
最近,看到清华大学庄鹏飞教授的量子力学视频,其中讲到:书上的东西一般不会错,但都是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同学们还是要多听课,讲出来的东西才是真有价值的。想起土博士做题家说:这些东西书上都有的,根本不用你来教。其实,他也不知道哪本书里有,就是把冠冕当黄的东西给当真了,只能说是一种附庸风雅,与我的真才实学大相径庭。当然,这肯定不是数学和物理不一样,而是水平与境界有高低,国内很多物理老师讲课都很精彩,但数学课好像就我这里是一枝独秀,难道是都去搞考研辅导班了,没人能讲高水平的专业课了吗?
此外,还有人说我讲课只是搬弄名词,其实我基本上都会给出自己理解的证明过程,不像学校的数学老师,搞不好只是把书上的证明抄一遍。这样一来,学生没有养成跟着老师思考的习惯,单纯背几个知识点学废了,自然是跟不上我的节奏,然后也就只能看到几个名词术语,反而说我是在搬弄名词。土博士做题家好像还有点巨婴心态,自己出点什么幺蛾子,都要来把锅扣到我的头上,有意无意的也想让我习得性无助,只能和他一样去做题考试,顶个博士帽来“证明自己”。
尽管本教授有真才实学,不会被他们的评价影响,但却有不学无术的人相信他们,好像就是把我当成傻子来戏耍。照理来说,学术有分歧是一回事,不应该让不学无术的人搅合进来,但土博士做题家就是要和不学无术的人联动,说:如果你是对的,为什么有那么多网友反对你?其实,这就是高中老师的套路,不择手段的精确打击学生的优点。某高中老师教育女生不要过得打扮,要是被校外的黄毛盯上就麻烦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在与黄毛联动。搞不好黄毛看到这个视频,就会专门去盯那个班的女生,就像不学无术的人看到土博士的言论,然后就直接盯上我了,反正到最后你们只会责怪受害者!(现在的黄毛也不一定是坏人,就是别总是盯在学校门口,免得被学校的老师给当枪使)
其实,土博士也好,高中老师也好,主要就是格局太小,非要你去听他的,结果反而是弄巧成拙,把优秀的人给坑了。想起以前有个洋葱头,说了我大概十年的坏话,后来好像是被神父开导的,总算是不来瞎折腾了,但类似的小洋葱头一直都有,要不你们也去找个有经验的长者来开导一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