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评价马克思的《数学手稿》

(2024-02-21 13:23:12)
标签:

马克思

数学手稿

德勒兹

微积分

strongart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最近读艾伦·索卡尔的《时髦的空话》,其中搬出大段德勒兹在《差异与重复》中对微积分的讨论,让我联想到中学时读马克思的《数学手稿》,便重新把这份《数学手稿》翻了一遍,两者还是有点差别的啊,下面Strongart教授就来简单点评一下。
   在数学方面,这份手稿并没有超过现在的微积分教科书,但马克思那个年代的教科书怎么样,我就不清楚了。不管怎么说,马克思的这份手稿思路是清晰的,也包括一些计算细节的推导,可以肯定马克思是懂微积分的,比德勒兹之类的纯粹鬼扯好太多了!其实,它就相当于数学老师的教学笔记,其中难免会有些直观简化的说明,只不过是被人挖坟给挖出来了。
   有些人可能会过分挑剔,觉得马克思不算“精通数学”,这不是数学家评判的啊,就像你的同学能做出几道难题,你也会说他是精通数学。马克思的数学赛道就是阳光组,能打出职业组的水平很不容易了,别总是拿来和最优秀的数学家相比。有些人没在里面读出什么伟大思想,就把它给贬得一文不值,甚至还有人说那是民科书,估计是被科普鸡之流带的节奏。
    在哲学方面,马克思似乎在回应贝克莱关于“dx是什么鬼”的问题,Δx的定义应该是清楚的,但微积分为什么用dx来处理呢?一般来说,学物理的会觉得这个无所谓,dx和Δx都差不多,只要最后算出来不错就好。学数学的可能认为dx是标准符号,Δx是临时用的记号,关键是掌握其中的意义,不用太在意符号的选择,以后在微分流形里把dx理解为微分形式,也就向量场的对偶,这就彻底清楚了。当然,微分流形属于流形上的微积分,马克思的那个年代应该还没这个概念。
    总而言之,马克思是无可奈何的时代局限性,但同学们不应该自我局限。要讨论某个科学问题的哲学意义,就要先学会相应的专业课,而不是在非专业课的基础上扯犊子。这里的非专业课包括:
    1)扫盲课:主要是简单介绍大概意思的通识课,像什么人文素质基础、科学技术导论之类的,师资薄弱的大学还可能把专业课降级为扫盲课。
    2)外行课:主要是提供一点基础背景,比如物理专业的高等数学,数学专业的普通物理,生物专业的普通化学等等。
    3)实用课:主要是强调会用而不求甚解,比如计算机操作基础。
    4)考试课:就是教你怎么做考试题,做题无聊了要思考哲学?差得远呢!一入考试深似海,从此哲学是路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