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商品的三类价值(由物到人)
(2024-02-13 13:25:16)
标签:
哲学思想政治经济学商品价值strongart |
分类: Strongart之思想随笔 |
一般政治经济学的教科书里说商品有三类价值:价值、使用价值与交换价值,下面Strongart教授就来重新审视一下,其实还应该加上一个精神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劳动的结晶。其实,这个有点车轱辘话,对什么是劳动还是没讲清楚。好像你只要会动,就可能算成是劳动,若是有商业属性挣钱了,都可以实锤为劳动。于是,打游戏、吃饭乃至睡觉, 只要开个直播有人打赏,全都可以被当成是劳动!艺术家生前卖不出去的作品,在死后竟然卖出天价,难道也是死人在劳动吗? 使用价值就是商品的有用性,只有满足某些人的需求,才有可能达成交易。交换价值则是抽象的有用性,并不是具体商品的具体作用,而是在社会意义上一般性的有用。可以认为,从使用价值到交换价值,体现了有用物变成商品的过程,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使用价值的抽象实现。实际上,从交换价值再往前走一步,就会达到所谓的一般等价物——钱!当然,这个过程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水比较钻石有用,但钻石比水昂贵! 最近听说有人一年卖了几万份“爱因斯坦的脑子”,这主要体现的不是使用价值,而是情绪方面的价值!现代社会的很多商品,除了单纯的有用性之外,还要包含一定的精神价值。一般认为,人的精神活动主要体现为认知、情感与意志,直播卖课主要体现的就是认知方面的价值,叫醒服务则是体现了意志方面的价值。 最后,我们的考察一下人的情形,人的侧重点应该在精神价值,对人谈使用价值是不太合适的。遗憾的是,有些人就是头脑空空精神沙漠,结果就是直接掉进交换价值,难怪有人会说“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