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有灵魂的教育

(2012-10-12 12:44:58)
标签:

改革

教育

课改

郑州

分类: 专栏文章

 ——写在《郑州课改通讯》出版前

  郑州教育作为当下中国基础教育界区域内涵式均衡发展的典型,其新意是通过课堂教学改革为教育注入“灵魂”,几年来,他们以课堂为突破点,创建道德课堂模型,然后再在此基础上,建构“新道德”教育学系统。

  郑州市的“新道德教育学”的核心是“有灵魂”。毛杰局长概括为所谓灵魂,是生命对生命的尊重,人格与人格的平等,情感与情感的共鸣,此爱与彼爱的交融,智慧对智慧的点燃,文化对文化的润泽。用田保华先生的话讲,是“合乎道、至于德”。

  新道德教育的基本框架可以用“一三五体系”来概括:“一”是一个主题,就是用“道德”铸“灵魂”;“三”即三大支撑,包括道德课堂、道德文化、道德评价。“五”即“五新”建设,新道德教育最终要落实在“新课堂、新教师、新学生、新学校、新文化”的建设。 

  其实不难理解道德课堂之于新道德教育的重要性与发展的辩证关系。不独是在郑州,课堂之于教育的重要性,常被我们说成“有什么样的课堂便有什么样的教育”,乃至于说成“有什么样的课堂便有什么样的国家与民众”,正因为此,从今年3月份开始,郑州市教育局与中国教师报达成了一项庞大的战略性合作,发现、培育、扶持一批道德课堂样板学校,作为“有灵魂”学校的真正“代表”,去带动郑州、辐射河南乃至于影响全国。应该讲,这样的合作肩负着巨大的教育价值和时代使命。

     几个月来,中国教师报的专家团队与郑州市教育局领导、实验学校的校长和教师一起,经受了诸如时间、精力、观念、精神的诸多考验,我所要感谢和赞美的,不是这样的合作方式有多少创新和成效,而是郑州教育人对教育的满腔情感,追求真教育的不懈精神,以及他们自我超越的勇气,我想这一切才是郑州教育最宝贵和最有价值的财富,我相信有这样的教育人在,才缔造和谱写了郑州教育的辉煌篇章,他们才是教育真正的灵魂和脊梁。

  《郑州课改通讯》不止是合作舆情的简单汇总,它还同时寄托着大家共同的心血和期望,它甚至也不是我们要审阅过关的一份“成绩单”,而是我们向着伟大的教育目标再出发的又一次壮行!

   当然,教育是慢的艺术,一切还需要时间,有时候学会等待也是一种难得的、优秀的教育情怀。那么,就让我们一起在等待中去追求有灵魂的教育,去记录和书写郑州教育新的跨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