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师生“发展共同体”的建议

(2012-05-23 19:38:15)
标签:

教育

分类: 高效课堂

  在传统的教育观念里,教师是作为牺牲者而存在的,因而我们会把教师比喻成蜡烛、春蚕、铺路石等等,显然,传统教育发展教师专业化的企图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需要,教师是作为“被需要”的工具而不得不去“应付发展”的。教师需要服务于学生的发展,这样的要求没有错,但我们能否在服务于学生发展的同时,给教师以适度的空间和机会,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去发展自己呢?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或许我们仍然无法激发教师发展的热情,找到教师自我发展的动力!

   在学校教学中,谁都无法回避师生两个角色的存在。我们倡导以人为本,这个本首先是学生,其次是教师,教育不能以牺牲教师作为代价去换取教育发展的,牺牲教师的教育肯定是走在了一条反人本的歧途上。

   但当两个“本”发生冲突时,显然是需要像“最美女教师”那样去选择的,教师因为“牺牲”而崇高,但一味号召教师去牺牲自己,去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则不符合“人本”教育的基本主张。我这样表达,很多人依然可能有误解,是不是不顾一切去发展自己就是对的?错了,我们之所以提醒那些“特级教师”少一点表演、去一点功利心,就是希望教师在发展自己的同时能兼顾学生,某些“特级教师”的确是走偏了,而且越来越偏。

   因此说能兼容师生发展的教育才说好教育。实践证明,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从根本上讲,不是鱼和熊掌的关系,我甚至越来越能感觉到在高效课堂上,师生可以彼此互为“鱼水”,即师生作为一个“发展共同体”而存在。那么,这仍然是挑战。为什么呢?对于那些观念保守的教师而言,他实在不愿意“放低”自己,更不愿意做“学习共同体”中的那个“同学”,自然也做不到“平等中的首席”。

   教师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是一个先决条件。

   如果做到了这一点,接下来的事很容易解决。那么,如何解决?我相信那些深入课改的教师是深有体会的。

  1、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

  2、参与学生之间的观点和智慧碰撞;

  3、关注课堂现场生成,并且敢于向学生请教;

  4、基于课堂学习现场选择和调整教学策略;

  5、始终别忘记激励和调动学习兴趣;

  6、最好课后反思,必要是可以回忆和记录“课堂史”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