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专栏】开学了,如何布置“减负作业”?

(2010-03-01 18:47:59)
标签:

新学期

作业

减负

教育

分类: 专栏文章

新开学开学,对于那些还沉浸在春节氛围里的孩子来说,是一种考验。从彻底放松到挑灯作业,当神经需要再度绷紧的时候,因开学初期的不适应带来的心理焦虑极易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良影响。

学校应该据此研究,适当给孩子们一个心理缓释期,磨合几天再“提速”。尤其是,一旦进入新课讲授,教师们千万别忙着像平时那样给学生布置大量的作业,更何况,传统的作业方式,早就被认定是“低效高劳”的,与此相关的减负话题一直常说常新。那么我们不妨在这里探讨一下新学期关于减负与作业的问题。

减负的全称叫“减轻学业负担”。不知道始于何时,完成学业任务竟成了学生“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的负担。有些家长甚至因为学校作业量过大,火冒三丈愤而闯进学校找任课教师“算账”,并且质问“难道知识比孩子的生命还重要?”可老师们也觉得委屈,有心给学生减负可又生怕学生学不会,不减负吧,则担心学生受不了,轻则厌学、恨学、逃学,重则以命相抗、跳楼自杀,这横竖里为难。

学校当然需要给学生减负,把学生从机械、重复、单调、低效的学业劳作中解放出来。但学校同样也应该懂得,减负并不是一味减量,或者干脆取消作业,除非你的课堂是高效的,压根用不着“堤内损失堤外补”。一旦,课内缺少效益,仅仅靠布置作业,很难“补”得出来,假如学校把作业视为“马无夜草不肥”,那只能徒增学生的负担,这应试教育所奉行的“时间+汗水”模式实在是黔驴技穷。因而,研究如何布置作业,不如研究如何抓好课堂效益。

如果实在是需要布置作业,那我到以为,当前我们所关注的减负,大可不要以“量”的多少来加以区分。我当然还是建议量少为好。但减负的核心或者说标准,可不是单纯取决于量多量少。如果你以为“把书包变轻”、“厚本变搏”就是减负,那我要告诉你,今天的减负之所以难以实现,真正原因就纠结在此!

其实书包重并非意味着学业负担重。

如果学生对学习丧失了兴趣,即使再轻的书包都感到沉重。反之,如果学生对学习充满了兴趣,他乐在其中,那么再沉的书包他也会举重若轻。“安知鱼之乐”,所谓“累”与“负担”,那实在只是我们主观的猜测。因此,教师们要知道,真正构成学业负担的要素主要取决于每个学生的认知结构水准和学习动机水准。离开了这两个“水准”,谈论减负都显得很没“水准”。

如果你接受了这个观点,那么我们再来谈论作业的“核心知识”问题。

对于现代人来说,学习就是一个发现自我、发现他人、发现世界的过程。作为对知识能力的一个“补充手段”,作业必须摆脱对单纯知识的接受,而是通过应用到达和完成对能力的“生活迁移”。而所谓的核心知识,著名教育专家钟启泉先生说,“则是指所有的人拥有的普通经验和赋予我们生活以意义的人类存在所不可或缺的条件”,它反应了“在人生旅程中的顺序”,包括生命周期、语言使用、集体成员、时空意识、审美反应、天人相依、生产消费、高尚生存。这对于我们一线教师来说很是拗口,到底什么样的作业才符合“八大”?这样说吧,如果需要给学生布置作业,那请你按照这个标准,一是有助于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二是有利于和生活的结合。

如果你仍然觉得参悟不透,那就让学生自己给自己布置作业,培养他对学力拥有自我诊断、自我修复的能力。别小看这点,所谓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性”就是从这里来的,让学生做自己的主人,能“当家做主”就是拥有了终身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也可以说是核心竞争力,咱让学生写作业不就是为的是这个吗?或者再干脆点——实现“零作业”。

我就不信,不写作业的人都一辈子不幸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