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即解放
很多人都在千百次地追问,教育是什么?这么多年来,解释教育是什么的人不计其数,有些人甚至因此而成了“专家”了,但我们依然不明白什么是教育,这不能不说是一件颇让人遗憾的事。
我想说的是,为什么不换个角度,或者干脆从教育的“对立面”来尝试着作些解释。知道了教育不是什么,可以避免我们还留恋于一些“非教育”的行为,干一些“非教育”的事情。弄清楚什么属于“非教育”,也是教育学研究的需要!
哪些属于非教育?
我们闭上眼睛,回忆那些常常发生在课堂教学和校园中的“细节”——
我们总是目中无“人”,一味地讲;我们总抱怨在“对牛弹琴”,可什么样的“牛”能从早到晚一动不动端坐在教室里,而且还要一遍遍咀嚼那些食之无味、既没营养又不新鲜的“知识”?
我们倾听过学生真正的心声吗?我们随意设置一些所谓的“校本”、“班本”、“组本”课程,可曾征求过孩子们的意见?我们总让孩子们穿上鲜艳的衣服,手里举着旗帜,站在凛冽的寒风里,脸上挂满笑容,“欢迎,欢迎!”
我们动不动就举起考试的“杀威棒”,以成绩胁迫他们向权威屈服;我们动不动就请家长,把孩子们仅剩下的那点尊严,用比刀子还锋利的目光,一下下残忍地剥落下来。
我们不准孩子走动,甚至要求他们倒背着小手坐成“木雕”,哪怕他肚子疼、脸色煞白,也鼓励他用精神战胜疾病;有些可怜的孩子不到18岁就腰椎间盘突出,升入初中的孩子又有几个不戴眼镜的?可他们的脑袋里有什么?除了老师的标准答案和无休无止的作业,他们中有多少人拥有着少年青涩的梦想?
……
这就是我们的教育吗?如果是,那我要说,我们一向引以为豪的教育,是“非人”的!
教育必须回到正途上来。必须要让从事教育工作的大多数教师明白,你不要把教育对象当作一个不懂事的人,你不能事事替他作主,你不能以“爱”他的名义肆意扭曲他的心灵!教育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让每一个生命得到尊重”、“让每一个生命精彩绝伦”。
那么,生命的意义在哪里?生命存在的价值是什么?教育与这一切有什么关系?
让我们一起走近一个人,这个人来自于巴西,叫弗莱雷。人们这样评价他,“因执著于美丽星空下每一个生命的跳动而鞭笞非人性的驯化教育;因希望每一个生命都活得精彩而提出被压迫者教育学;为把美好的信念种植在人们心中而呼吁希望教育学。”他毕生的希望是,教育之船能最终把人们载向理想的彼岸,从而获得真正的解放与自由。
弗莱雷向我们提出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教师的角色应该既是教育者又是受教育者,学生则既是受教育者又是教育者,两者之间教学相长。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解放小孩子的头脑,使他们能想;解放小孩子的手,使他们能干;解放小孩子的嘴,使他们能说;解放小孩子的眼睛,使他们能看;解放小孩子的空间,使他们能到大自然、大社会中扩大眼界,各学所需,各教所知,各尽其能;解放小孩子的时间,给他们以空间来消化学习,并且学一些自己渴望的学问,干一些自己想干的事情。决不能把儿童的时间全部占满,使儿童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养成无意创造的倾向。”
解放学生被禁锢的心智,解放学生被束缚的个性,使学生僵化的头脑能够异想天开,使学生萎缩的人格大放异彩,使学生的表情生动起来,从而让我们的社会丰富起来。
教育就是找回迷失的人性!
在今天的教育背景下,教育即解放意味着教育是探索和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和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认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信任,而不是防范;是培育而不是钳制,当然更拒绝专制!
(本文作者为本报驻山东记者站站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