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马看教育】“1:6”教学法
(2009-04-02 11:46:17)
标签:
教育 |
分类: 专栏文章 |
【骑马看教育】“1: 6”教学法
要“求实”,高效课堂教师“不讲”了,“实”只能取决于学生如何学、怎样学才能达到学会的目的。
小组学习就成了关键。
高效课堂模式对小组学习做了明确的要求,第一是分组。杜郎口、兖州一中、昌乐二中,所有“共同体”成员校,全部采用的是“异质同组”,每个小组要兼顾高、中、低三个层次,即AA、BB、CC,一般6个人为一组较佳。如果教室里人数比较多,每个小组也可以10人,但人数太多不便于合作探究,因此大组还可分为“组内组”,即A组B组;
第二,学习小组长一般有学力较高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即可称为“学习领袖”,也可叫做“教师助理”,小组成员间形成一个紧密的学习利益共同体。组长未必是终身制的,也未必是全组的第一名,担任这个角色还需要其具有组织能力、公益心等;小组形式一般是固定的,在不同学科教学中,组长可轮流担当,目的旨在让不同的学生都能有相同的角色体验,以此发挥“团队学习”的效能。
第三,组内成员间,同质要结成两两对子,对子之间既是竞争者,也是相互监督者。比如上课开小差的问题,就由对子来解决。为了鼓励对子间的竞争,小组长有时候要采用一点“手段”,比如要求对子间“下战书”挑战。
第四,小组间也要充满竞争。这就考验着教师的“课堂艺术”了,“评价是武器”,教师上课一定要敢于调动组与组之间的对抗、拉力、质疑,并做好“即时性评价”。
关于即时性评价,高效课堂要求:1、评价知识点;2、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状态、声音、形体语言等等。如针对学生发言时出现的“不及格”,教师应及时地提醒学生,比如“假如语速放慢一点,声音洪亮一点,效果可能更好!”“假如侧身闪开黑板,把头昂起来可能效果更好!”“能否准许别人说完,你再表达你的见解?”等等。3、以小组为单位评价。高效课堂要求教室墙壁上一定要有专门的“小组表现评比栏”,任何一节课,哪怕是“复习课”,都必须评选出表扬卓越的小组,“只要有要求,就一定要有评价”,评价是引领,久而久之,课堂自然会“活”和“火”起来。
教师在高效课堂上,其实只需要通过对“6”个组长的询问来掌握“6”个小组的学情。而“6”个小组长,每一个人又都负责本组的“6”个同伴。这样形成的两个层面的“1:6”,谓之为“高效学习法”。当然,教师在课堂上,对学习目标的分配分解也是通过“1:6”实现的。所以高效课堂发挥小组长的作用,决定着教学的优劣。
小组学习很好的体现了新课改的核心,自主、合作、探究。通过兵教兵、官教兵从而达到兵强兵整体提升的目的。所谓水涨船高,学习力较差的学生得到了提高,又反过来促进了帮助者的提升,课堂既活又实,事半功倍!
其实,不仅是高效课堂,任何课堂教学都应该探索小组学习形式,研究如何发动学生、“利用”学生、解放学生、发展学生,唯此,课堂教学才有意义,这难道不是对教师整天抱怨“累死了”的最好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