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6】学生即创造
(2009-03-12 13:05:16)
标签:
教育 |
分类: 新闻采写 |
【连载16】学生即创造
学生是探究者、体验者、合作者、表演者。
教师为学生构建舞台,学生登台激情表演;教师想尽一切办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彻底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在完全属于自己的时空里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尽情畅游。
这不是一副画面,而是我对课堂教学的畅想。这不是一种简单的畅想,而是高效课堂教学的现实呈现。我千百次地想,假如中国的教室,都能像我描绘的这样,那么,学习和做学生,该是多么幸福的事情。而教师,因为具有这样的“功德”,她、他,也应该幸福着学生的幸福,他、她才有资格说,我美化了儿童的灵魂。
我一向赞同李镇西的说法,他不同意把教师定位在“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上,我也不赞同。我浅薄地以为,既然你“授权”教师为“工程师”,那教师当然有“按图施工”的权利,因而便有很多的“花园”,被强行改造成生长杂草的“牢狱”!
苏霍姆林斯基说,凡是有崇高精神的地方,就会出现真正的人。其实,我不是说教师缺乏崇高的思想,而是说,我们的很多“崇高”,是缺乏体贴、理解、真诚和尊重,因而导致师与生的角色错位——原本属于学生的,被教师掠夺去了,教师明知道不对,却又残忍地强加于学生。
因而,“开发”与“创造”就成为互为因果关系的关键。
没有教师对学生的深度开发,就不会有学生的精彩创造!
学生是课堂里“唯一”的主角,是学习上的“唯一”主人,是教育的“唯一”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开发”,必须是直击目标的,那就是一切围绕生成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创造结果。在创造中能让学生自觉体验到人生的快乐和学习的幸福。
杜郎口同样是对“创造”做得最出色的学校,真正的创造,绝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它得益于杜郎口敢于营造“创造”的条件。
确立课堂成功的十大因素:
1.教师主导作用;
3.教材的示范作用;
5.师生间的情意作用;
7.生活感受的直觉作用;
9.创作、发明的实践作用;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十大能力:
1.自我学习。能够自主、自觉、自愿、自省、自理地学习,学习是自己的事情。
2.敢作敢为。敢想、敢答、敢演、敢创、敢学当头,勇于表现。
3.感知知识。运用知识迁移,尝试、体验、总结,归纳、分析、领会,学会搜集信息。
4.整理笔记。记录要点、中心句、易错易混的难点,对自己有影响的内容,喜欢的格言警句等。
5.联想拓展。社会生活、热点分析、精典再现、探索发现、人生感悟、科学推论等。
6.作品呈现。通过对知识的理解、把握,自己创作,或编题,或解读,或应用,或课本剧编排,或诗歌、范文,或小品,或制作、发明等。
7.交流合作,生生、生师、强强、弱强,网络等开展切磋、研究、借鉴、取舍、优化、补充、修改、锻炼。取长补短,共赢并进。
8.善于表达。语言流畅、声情并茂,能够充分运用身体语言,书画美观、演艺精彩、感染人、教育人、影响人。
9.方法科学。学会学习,用科学的方法论,辨证的哲学思想去把握知识的脉搏,眼光远大,厚积薄发,思维敏锐,逻辑严密,学以致用,创新图强。
10.铸就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胸怀大志,爱党报国,落落大方,举止文明,做事严谨,学习得法。(杜郎口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