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师报》李炳亭来新英才做报告

标签:
教育 |
分类: 共同体大家庭 |
2月12日晚,《中国教师报》山东记者站站长、首席记者李炳亭先生应邀来我校,为全体教师做了题为“构建高效课堂”的报告,讲述了他作为一个记者的教育发现。我校董事长校长蓝春、执行校长关林峰、副校长宋景岚、校长助理梁勇、学部领导及全体教师参加了报告会。报告会在阶梯教室举行,大会由关林峰校长主持。
李炳亭先生首先分析了传统课堂的病因,归纳为“乱”:缺失目标,胡言乱语;“紧”:45分钟紧揪不放;“套”:囚禁学生思维。他认为这样的课堂是在定制侏儒,高效课堂就是要“破瓮而出”,追求过程的快乐和结果的高效,致力于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随后,李炳亭先生详细介绍了杜郎口中学和兖州一中的高效课堂模式,他认为这两所学校高效课堂的抓手是小组学习,真正落实了“预习、展示、反馈”三个教学环节,教师做到了“盯”、“观”、“跟”,即课堂上盯紧教学目标不放、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与知识形成过程、及时跟踪反馈与测评,通过学生的“学”来评价教师的“教”。李炳亭先生还介绍了邱学华尝试教学、洋思模式等八个教学模式。
李炳亭先生的报告深入浅出、引人深思,赢得了现场老师的共鸣。为加深教师们对“高效课堂”的理解,我校教师对高效课堂的问题对李炳亭先生进行了现场提问,李炳亭先生逐一给予了详细解答。
关林峰校长站在历史的高度,分析了我国教育改革经历的几个重要阶段,他说,目前,我们正经历着有史以来最剧烈的教育变革,课堂改革首当其冲。课堂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要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学习能力会使学生在将来的社会中把握住更多的机会。关校长赞同李炳亭先生的观点,虽然不同学科有一定的差异性,但是课堂教学是有一定的模式的。
蓝春校长对李炳亭先生的讲座给予了高度评价,他说,课堂教学需要模式。蓝校长说,课堂是第一位的,教师应该了解、相信孩子,把权利还给孩子,推动孩子自主学习。2009年是学校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课堂、教师、学生行为习惯等方面的标准都要建立起来。教学改革中,我们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教师观念的转变,这种转变也许是痛苦的、需要付出代价的,但是蓝校长坚信,通过新英才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我们一定会做出自己的标准和学科、学生、家长、教师等方面的哲学体系,新英才学校一定会成为未来中国的样板校。
新的一年,新的起点,相信在董事长、校长蓝春的正确领导下,在执行校长关林峰的正确带领下,在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新英才学校的明天会更加灿烂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