稿子终于要送部长审了。气一松就开始发烧。
下午躺在床上勉强看一遍稿子,读到谭千秋的妻子把包着他头发的包包挂在胸前,指着告诉谭仙子这就是爸爸时,还是忍不住落泪了。
说实在的,在过来的一个月里,每天泡在稿子里,满脑袋的谭千秋、刘亚春,感觉早就麻木了,甚至都不知道稿子写得到底怎样,能再一次落泪我都觉得奇怪。看来这个细节是写得不错。
冠仕立功不小,他负责文稿统筹。今晚我们汇聚在他房间,再一次对某些字词做了最后的润色,局部也做了改正。我们的团队特别好!
想起吃晚饭时,社长很是高兴,他甚至说,很难再有人能超越这篇稿子的。我们自然也高兴。他还说,以后我们就组成一个固定写作班子了。其实,有他老人家在,写什么都有信心,这次写作,通过他的确长进不少,他不仅高屋建瓴,而且总能化腐朽为神奇,中国教育第一名记可不是浪得虚名,我和他差距不小。老人家还谦虚地说,你们是突击队员,我不过是个领队。他不仅是领队,还是那个点石成金的神人。
晚饭后出来散步,社长问我,感觉送审稿和初稿有多大差别,我说天壤之别。社长呵呵大笑,记得初稿送审时,向远部长还说“写得很好”,续梅说,宣传部负责看稿子的两个年轻人,哭的一塌糊涂,师范司的宋司长也表达了和向远部长大致的意思。
还差最后一篇社论。明天上午约定十点讨论写法。剩下的就是听部长的意见,但愿改动不会太大,9月10日教师节,要准时见报。之于反响如何,就等着读者评论吧,仍怀有忐忑,但自信稿子还是有新意的,起码语言是过关的。
有些想家了,但不知何时能回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