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骑马看教育】

(2008-07-20 10:55:02)
标签:

教育

分类: 专栏文章

摈弃教科研“花瓶”

“科研兴校”,教育与教科研的唇齿关系决定了教育离不开科研,离不开专业引领和专家指导,科研同样也离不开教育,然而遗憾的是,教科研的“花瓶”现象已成为近些年来教育界的流行病。闭门造车,急功近利,鱼目混珠,大量脱离一线教学实际而得到的产物,成为显而易见的所谓“成果”,教育与科研的“两张皮”现象成为事实。

如何充分发挥教科研的积极作用“科研强校”,则成为学校必须解决的头等大事,要不然,脱离实际的花瓶式的教科研,不仅不利于校长和教师的成长,反而会把学校引入更加迷惘的歧途,当然我们应该批判一味排斥教科研的妄自尊大行径,甚至把专家污蔑为是“专门捣乱的家伙”,而把“专业”粗暴地解释为“专门用来造业”,正确处理好教育与科研的关系,让科研成为学校发展的强大动力,离开了教科研的引领,教育就失去了方向。

当下教育需要认清的是,我们需要什么样的教科研,或者说,有什么样的问题在制约着教育的发展,我们需要借助于教科研的手段施以解决?如果仅仅为了博取些“成果”来装点门面,这样的动机本身是值得商榷的,对于一线教育来讲,教科研应该就是教学本身,它不是专家的“专利”,而是贴近教师课堂和生活的最鲜活的“问题”,只是这样的问题有时候需要我们集思广益,需要花费些时间去分类进行研究。

一个不研究学生心理和行为,不善于总结教学经验和教训,不探索教育规律的教师,是一个不完美的教师,因此引导教师转变教科研观念,正确认识教科研在学校发展中的作用和地位,帮助他们在行动研究中体会到教科研对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提高教学质量,促进自身素质的提高都有巨大的益处。

学校的教科研说白了就是“问题意识”,所谓问题意识就是指教科研应以解决身边的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为出发点,既忌急功近利、好大喜功,好高鹜远,从小处着眼,大处放眼,自下而上,大题小做,选准突破口,抓好切入点,扎实开展。

当然教师不是“学者”,也不同于学者,教科研不是为了写作论文,而是为了解决问题。既不能盲目崇拜教科研,也不可因噎废食,一线教育的教科研应该有别于专家学者的教科研,在突出“研”的同时,更应该体现出鲜明的“究”,在实践中一路“穷究”不辍,直到找出答案,以解决问题促进发展为带动的校本研训一体化,才是教科研真正的鲜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