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是高中素质教育的唯一出路。
昌乐二中把高效课堂看作是学校生存的生命线。
赵校长给记者打了个比方,他说,我们总习惯说学海无涯,假如把学生听之任之置身于学习的“汪洋大海”里任凭其博弈和挣扎,是不人道的,更是违背了教育规律的,这样的教育奉为圭臬的必然法宝其表现形式就是“时间+汗水”,“漫天撒网”是学校的无能!人生而有涯,一个只知道盲目“学习”的人是可悲的,不知也不懂得欣赏窗外世界的生命存在是没有价值的。
谁都逃避不了高考的检阅。一个不能满足家长、学生和社会愿望的学校是不合格的,好学校就应该有极高的升学率,那些指责升学率高就一定是“应试教育”的人不是偏见而是一种愚蠢!
但唯升学而升学的教育就是典型的犯罪!
高考是谁能饶不过的一种“功利”。好的学校就该会高考,更应该会处理高考和素质教育的关系,素质教育和高升学率不是一对矛盾,假如把素质教育理解成必须要以牺牲升学率为代价,那是“伪素质教育”。真正的素质教育是关注教育的“内在价值”的,而不是以“求取功名”和“改变命运”来作出低层次表述的。教育必须解决“工具价值”和“理想价值”的冲突。
赵校长说,高效课堂是打碎“时间+汗水”桎梏的唯一途径。他又打一个比方,假如应试教育的的“题海战术”是漫天撒网,那么高效课堂则变成了“翁中捉鳖”!这只“鳖”就是我们考大学的“功利”结果。
既然“鳖”在“翁中”,则得之易矣。
昌乐二中正是通过“高效课堂”这把钥匙,打开了素质教育的大门。
他们把学生从“死学”“苦学”的题海里“捞”上岸来,放任他们去兴趣里寻找自己,这些“解放”了的孩子,一旦解卸了枷锁,就变成了奔驰的骏马,变成了振翅的飞鸟,变成了一个个鲜活而可爱的生命,他们体内本已聚集的能量,在瞬间迸发出璀璨,燃烧成绚烂,彰显出美丽,他们一张张稚气的脸,重现出令人感动的笑容,这是什么?这就是教育!
于是,昌乐二中的各种学生社团如雨后春笋组建起来了,除了常见的文学类、活动类社团,学生们还成立了各种研究机构,并且利用周末的时间争相展示自己的“成果”,记者在昌乐二中采访,就发现了这样形式别致的“海报”——论《红楼梦》王希凤的管理哲学,论《西游记》孙悟空的文化意义。而“学术”主讲人竟然只是刚升入高一的孩子!
他们还发动学生到农村去,昌乐是著名的西瓜之乡,孩子们拜瓜弄为师,研究西瓜的嫁接技术,“从西瓜嫁接论人生智慧”也成为学生学术报告的内容!
赵校长说,“只有被灵魂接受的东西,才能成为教育的瑰宝!”
他们就是这样,以“高效课堂”为突破口,把充足的时间还给学生,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素质和人格修炼,再反过来促进高考升学率的大幅度提高,从而年年实现升学的丰收,连续13年他们名列昌乐县第一名,连续四年名列潍坊市第一名,“山东教育看潍坊,潍坊教育看二中”,他们因而有了山东省领跑高中的美誉。昌乐二中从而破译了教育界长期困扰的一个命题,把素质教育和升学率完美地统一在一起,既满足了社会和家长对学生升学的需求,又满足了学生真正发展的需要,为高中教育探索了一条可行的出路。
他们变“残缺”为完整,变“片面”为全面,变“扭曲”为人性,变“偏离”为正途,变“低能”为高能,变“失望”为希望,变“苛责”为放心,把高考当成孩子人生成长之路上必由的一个阶段过程,最大限度把素质当成对孩子发展的“营养”,真正从“一生”来审视和追求教育的价值,关注并且帮助他们实现人生的跨越!
这是昌乐二中“活教育”的最直捷体现和完美阐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