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李炳亭
李炳亭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7,499
  • 关注人气:30,22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管:赵校长的“踩泥理论

(2007-10-12 20:59:23)
标签:

随笔/感悟

分类: 高效课堂
      
                有人曾问赵丰平校长,什么是昌乐二中最好的?
        他毫不犹豫地回答:“是我们这支自信、善战的教师队伍。”
         当记者问一名老师,在二中,什么才是他最看重的,他的回答让记者困惑而感动:“学校充满人文关怀与理想主义精神的工作氛围;丰富纯厚的教师文化建设;确保每位教师施展才华的用人机制。”
          许多熟悉昌乐二中情况的,都知道他们有个“八大”理念,其实所谓“八大”,也不过在二中文化在不同曾面上的表述和展现而已。
         在二中,育人和发展是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
        育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把学生看成是一个完整的人去培养,为孩子一生的发展负责,为孩子一生的幸福负责。而发展以人才为本,体现在对教师队伍的尊重和培养上,尽最大努力,为每一位教师提供成就事业的平台,满足教师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使其人生价值得以充分发挥,而做到这一切的前提是什么?
         是校长怎么“管”!
        校长该怎么“管”?
        假如校长的“管”,不能焕发全体人员积极向上的力量,并把所有人的精力融通在一个目标和方向上,“管”往往外显为校长的指手画脚或者一相情愿,久而久之,学校自然会有矛盾“增生”,或者某种部位会出现“郁结”,一旦“真气”飞散,这样学校所谓的“管”,剩下的就是墙上的一张薄纸,在风里残喘。
       “管”需要有鲜活的生命力和号召力,它可以引领全体人员追随在一面旗帜下,把发展视为共同的使命。发展才是硬道理,但“硬发展”却难免牵强,不发展绝对是永远没有道理!
        农村出来的赵校长,用自己的亲身经历,体味出一个来自生活里的“踩泥理论”。
       以前山东的农村总会在夏季最热的正午,把割打下来的柴草、杂草和着泥一起沤肥,那是又热又蒸的体力活,在灼热的阳光下,光着膀子,草和泥发酵的味道刺得连眼睛都睁不开,赤着的双脚陷入黏糊糊的草泥里,你必须用尽全身的力气,才能始终不停地踩踏,这样的艰难和枯燥是可以想象出来的。
赵校长说,他小时候就见人干过这活,等年长了他也亲自干过,“那真不是人干的活!”他说,这时候,有一个人突然跳进来,并带头喊一声号子,一时大家就跟着喊起来,那枯竭的体内仿佛刹时注入了一股新鲜的力量……
        这个跳进来的是就是“校长”。
       每一个学校都需要有这样一个人跳进来,和大家一起“沤肥”。
       我在写那本《杜郎口旋风》的时候,也听到崔其升校长有这类似的议论。
      崔校长是以课改出名的,他要求每个人都必须以课堂为“生命”,活在课堂、生在课堂,而他无论多忙,都必须抽时间去听课,他竟创造了每年听1000堂课的记录,淄博市著名教育专家于春祥先生曾赞许地说崔校长创造的是世界教育史上的一项“吉尼斯记录”!
      在杜郎口中学,几乎所有的老师下了课会习惯地先去标有自己名字的小黑板前面看看,他们看的是对自己的课题时时评价,假如你上的是“连堂”,而等你第二堂下来再去看,如果你对上堂课指出的“毛病”没有即刻改正,那一准会有对你新的批评,“每次”改正一点点,这就是杜郎口中学课改成功并精益求精的秘诀!这样的“认真”和一丝不苟,和崔校长的1000探课有没有直接关系,相信所以人都会做一个理智的判断!
              赵校长“沤肥”,其实不在“沤”本身,而在于通过“沤肥”阐述自己的管理理念。
           一个学校的理念,有时候就是一个校长的理念。
            他“沤”出“肥”了吗?
       一位来自澳大利亚的企业家无意间听人说山东有个昌乐二中引进了一些企业管理的新理念,她怀着探究的心理来到了昌乐,进了二中门,她既不听校长介绍,也不看有关的材料,手里端着架摄象机转悠,两天下来,她感到越来越困惑,连声说“不可思议,简直是太不可思议!”
          原来她看到的是老师们甘愿放弃自己的午休,去学生宿舍里巡视照看。
      昌乐二中一直在学生中推行“三操两睡”制度,他们认为要想让学生学得好,首先必须“睡”得好,每天中午一个半小时的午休,雷打不动,既然学校规定了,班主任老师就必须时刻防备有些精力过人的“小皮猴”,想让他老老实实躺下睡,有时候真的挺难的,可这是学校的规定,既然是规定就必须做,而且做好!管必须管出成效!连校长都“沤”,老师们又有啥“肥”不去沤呢?!澳大利亚的这位企业家不知道,老师们这是学着校长“沤肥”呢。
       还有个赵校长“沤肥”的例子。
     二中的很多教师至今还保留着一封特殊的信,那是赵丰平校长在前年元旦前夕写给每位教师的父母的:
      在元旦佳节到来之际,我首先代表学校向您及您的全家致以节日的问候和衷心的祝福!
      ……
      学校能有今天的成就,是全校师生员工同心同德、励精图治的结果,同时也离不开您的理解帮助和无私奉献,优异的成绩里也渗透着您辛勤的汗水。您的孩子在学校努力工作,平时对您缺少照顾,您给予了极大的理解和支持,在此,请允许我代表学校、代表您的孩子向您的全家表示崇高的敬意!
      “爸爸看完这封信后感动得半晌说不出话来。”回忆起去年的那一刻,一位女教师至今还激动不已,她的心被校长明显得沤出“芽”来了!
      在昌乐二中,校内工资被分为十二级,目前有40多位教师的年薪已超过5万,其中一位教师告诉记者:“在我们这个经济水平还不太发达的小县城,这个收入是很少见的。”脸上分明地写满了自豪。
          他们的心都被沤出芽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