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长城的英文译名绝不是误译

(2010-09-22 17:54:11)
标签:

转载

分类: 奇文共赏
方雨教授的博文,更新版。

知名学者裴钰经常提出一些“误译”的例子,例如,不久前他写的《莎士比亚眼里的林黛玉》一书,竟然说早期王际真等的《红楼梦》英译本中,林黛玉的英文译名Black Jade是误译,是“黑皮肤荡妇”的意思,一石激起千层浪,各报刊网站纷纷转载。我已撰文证明这个惊世骇俗的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是裴钰先生自己的误读。

 

最近,裴钰先生又在《中国青年报》发表文章《长城英译错误,“Great Wall”误导海内外》,同时在他的博客贴出,再一次挑起事端。作者在文中认为,“长城是“城”,不是“墙”,烽火台、敌楼、墩台等均是景区的景观物”,“长城的英文译为The Great Town,则更为精准”。

 

长城改名叫“The Great Town(伟大的城镇)”?这真又是一波庸人自扰的折腾!首先,裴钰这个怪诞的建议来自他对汉字“城”的误解:在汉语词典中,“城”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围绕都市的高墙”,第二个含义才是“都市”。汉语“长城”本来就是“很长的墙”的意思,而非裴钰理解的“很长的城市”,译为“Great Wall”则是“宏伟的墙”或“伟大的墙”,是非常贴切的,何错之有?英文中,对于具有防御功能的,外形以墙为主的军事建筑也都叫做Wall,如哈德良长城(Hadrian's Wall),安多宁长城(Antonine Wall)等。另外,普通城墙也有敌楼、墩台等,是不是也不能称作“城墙”了?其实英国的哈德良长城,也不是简单的墙,也有堡垒以及塔楼,还有被称作壁垒(Vallum)的工事,一个堡垒可以驻扎500到1000名士兵。按裴钰的说法,哈德良长城也应该改名叫“哈德良镇(Hadrian's Town)”。

 

如果长城改名为裴钰建议的“The Great Town”,外国人肯定会以为指的是一座“伟大的城镇”,无论如何不会想到是一条横跨数省市、绵延上万里的军事防御工程。用裴钰的话来说,那才是“巨大的误译”!

 

其实,国外哈德良长城这类建筑也用“Frontier(边关,防线)”表示,但长城是我国内陆的军事建筑而不是边境上的防御公事,所以这个词当然也不能用。 

 

所以,用The Great Wall表示以绵亘几千公里的巨大高墙为主体的军事防御工事,很容易为英语国家的人民接受和理解,根本不是什么误译,更不需要改名。

 

在《中国青年报》这样有影响的大报上发表这样不负责任的文章,不仅有失学者的严谨,而且实在有哗众取宠之嫌。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