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多少牢未补,还有多少羊将亡
文/天涯默客
感谢新浪论坛首页推荐

成语“亡羊补牢”出自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四》:“见兔而顾犬,未为晚也;亡羊而补牢,未为迟也。”意思是:看见兔子才想起猎犬,这还不晚;羊跑掉了才补羊圈,也还不迟。“亡羊补牢”这句成语,便是根据上面约两句话而来的,表达处理事情发生错误以后,如果赶紧去挽救,还不为迟的意思。
通过词义的解释,我们知道,凡是用得上这个成语的时候,都是在我们犯错之后了,所以每每错误造成了,我们总用这个成语来安慰自己,并且以此为戒,做出一些弥补措施,尽管有过惨痛的教训,但是我们已经在教训后引起了重视,似乎也是说得过去,但是,我要问:什么原因非要我们在亡羊之后才去补牢呢?为什么我们不能事先将牢修补好,而不至于去亡羊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还有多少羊将要亡、还有多少牢等着我们去补呢?远的不说,就说最近的“上海商学院火灾四女坠亡事件”、“杭州地铁坍塌事故”、“山西娄烦垮塌事故”等等,出了这些事故的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没有事先把“牢”及时的补好,以至于屡屡发生令人痛彻入骨的“亡羊”事件,但如此代价,却过于沉重。以生命的离去为代价换来我们事后的弥补,这样的补牢成本太昂贵了,昂贵的让我们义愤填膺。生命之所以可贵,就在于它仅有的一次,生命不是游戏,在游戏里我们失误导致的GameOver,在我们重来一次的时候会总结经验,终会胜利。但是,生命Over了,便没有再来的机会了。
在太多教训的背后,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原本可以预防悲剧的发生,只是因为我们的大意、我们的疏忽导致了一次又一次不可挽回的结果,痛定思痛的我们开始质问:难道真的要等到亡羊了,我们才有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措施去补救吗?那些防止“亡羊”的规章制度、安全标准仅仅是一纸空文而已?仔细阅读这些规章制度、安全标准,如果我们严格按照它的要求执行,我想,应该不会有这么多的悲剧发生了。但是,我们却很不幸的看到惨剧上演了,如果这些事故发生之前,相关部门按照规章制度把好脉、守好关,如果部门负责人安全的弦绷的紧一些,如果监督人员对待工作做的更细致一些,又有多少悲剧可以避免呢?可是,再多的“如果”也唤不回一条条转瞬消逝的生命,再多的“如果”也只能成为惨痛的代名词。
“亡羊补牢”原本告诉我们,只要在错误之后马上改正还不晚,但是,并不意味着我们因此就可以成为推卸责任的借口,因为,本身我们提前具备了条件让我们修建一座坚不可摧的“牢”,那么,再出现事后的“补牢”,就全在于我们的偷工减料了,该承担的责任,就不能跟事后弥补划等号而相互抵消的。很难想象,发生了如许多的事故之后,一句“亡羊补牢”就可以轻松推掉责任的时候,我们真的要问:还有多少牢未补,还有多少羊将亡?
于08/11/19

油价,我们接的什么轨
“禁操办”是个什么东西?
是谁制造了“真正的钉子户” 从北京消协的“牛气”想到的
用掌声送别《百家讲坛》的死去
让“包青天”永远的死去
当“平安”需要拿钱来买的时候 是谁给了“剽客”这张床
天价烤肉,13人吃掉一万八
北大新雕塑:另类的强奸
深圳警方:林书记只是酒后行为不检
我的十月世相小语二
怪事一桩 《现代家庭报》某记者:问问你的良心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