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和董仁威老师一起主编的“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丛书”出版。推荐吴岩老师和刘越

(2014-01-05 08:17:19)
标签:

转载

[转载]和董仁威老师一起主编的“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丛书”出版。推荐吴岩老师和刘越

鸟瞰不断变化着的中国科幻新版图

——读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丛书

吴岩  刘越

我不太喜欢把科幻作者安排成金字塔状:最顶上的是天王,然后是小天王,最后是众小鬼。倒不是我不喜欢这种古怪的层级体系,主要是我觉得,作家其实无法相互谈论高低的。每个人都是一个探索者,他们走不同的道路,打开不同的神秘世界的大门。无所谓高低贵贱。要想把他们综合集成,我觉得看重他们都在神秘的科幻世界中勇敢地探险,才是共通的。在这个意义上,我很喜欢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丛书。丛书选择了过去30年中,在读者中产生了积极影响的探索性作品,把他们被读者叫好的小说收集起来,奉献给读者。阅读后确实能产生很深的印象。

首先从题材上看,丛书所选择的作品横跨了科幻发展在过去200年时间中所开拓的所有题材领域。从宇宙的宏大,到粒子的微细;从自然界的无限壮阔,到人工创意的巧夺天工。科幻作品的那种无极限的探索性,彻底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这方面,刘慈欣、江波、王晋康等确实比其他人走得更远。

其次,我赞赏作家们将科学与人文和社会生活之间进行繁复的交织。科幻文学本身就是文学,就是有关科技时代的社会生活和人文变革,鲁迅先生所提出的“经以科学,纬以人情”其实是为这类作品创造了一个极致标准。可喜的是,陈楸帆、墨熊、刘维佳等人的作品超越了他们年龄带去的认知社会的障碍,表达了一种想要超越过往人类社会思维极限的努力。

第三,我赞赏这套丛书所选作品在语言和艺术形式上的探索。科幻小说说来说去还是一组语言的艺术,它跟电影那种视觉形式不同,如果在语言上没有追求,科幻小说的艺术水准将大打折扣。在这方面,我觉得凌晨、长铗、米泽是绝好的探索者。三个人都精于把语言跟所表述的科幻内容统一起来,且都期待用自己的创新,打破科幻创作方面语言的呆板冗长没有灵气的僵局。

《三体》成功之后,许多人跑来问中国科幻到底走到哪一步了?整个产业的重担是否全压在娘子关发电厂的一个实验室中了?据说,来自图书、电影、电视、游戏、主题公园,甚至科技创新行业的许多组织者,把期待的目光投向当前的科幻作者,希望他们用自己的超人力量拯救各自处于不同发展或衰败阶段的产业现实。我感觉在这样的时刻,冷静地观察、客观地评判、积极地努力、热烈地憧憬是绝对重要的。

所谓冷静地观察,是我们不能因为一部作品的走红就对整个产业的发展盲目乐观。客观地评判,是要全面掌握当前科幻作者的真实数量和水平。积极地努力,是要在当前基础上把整个从业者和产业发展的不同部分整体提高。热烈地憧憬,是不要泼冷水,而是要扶持和推进。用上面四个当前面对科幻发展的方针来考察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丛书,我都想给这套丛书一个高分。编者用冷静的观察、客观的评判、积极的努力组织了作品,而他所热烈憧憬的,是未来一个科幻产业发展的新局面。

随着中国本土原创科幻的茁壮发展,优秀作品逐年积累,各类作品选集也纷纷推出。大体看来,主要可分为作家的自选精选集和作家作品全集两类。而“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丛书与之截然不同,如果说前两者是在反映过去的成果,总结中国科幻过去的辉煌,那么这套丛书则是致力描绘现在。而在这样的时代,青年作者的成长最为令人欣喜。陈楸帆、墨熊、长铗、米泽为代表的青年科幻作家,在某种意义上,代表着科幻创作人群正在完成更新换代、新老交替。

刚刚我们谈到的都是丛书成功的侧面。现在,我们也想谈谈它的不足。由于丛书的容量有限,不可能收录每位作家的所有重要作品,只能从得奖作品下手,这使一些创作和发表时间较早、或风格独特的作品未被收入。象刘慈欣的《地火》、长铗的《昆仑》,还有墨熊、王晋康等的一些作品的错失,未免让人遗憾。但也正因如此,我们对丛书的发展还保留着更多期待。

回到本文开始时的观点,我们不期待一种金字塔结构的固化,更强调版图的更新。201310月,在太原举行的第四届世界华人科幻星云奖上,我们又看到更多新一代作者的涌现。我们期待“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丛书,这幅有关中国科幻发展的图画,永远处于不断绘制的过程之中。

作者简介:

吴岩,北师大文学院教授,科幻作家,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长

    刘越,北师大文学院科幻方向硕士研究生[转载]和董仁威老师一起主编的“中国科幻名家获奖佳作丛书”出版。推荐吴岩老师和刘越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