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丛书发布会将在9日1:30于老国展举行

分类: 科幻文学 |
地平线丛书,一套面向未来的综合探测计划
想象的地平线(总序)
吴岩
“巨大的波浪停息的时候,饥肠辘辘、几近绝望的船员们看到了遥远天边的地平线。谢天谢地,我们终于找到了陆地!”多年以来,在我的记忆中,这些莫须有的语句反复出现。我无法确定这些语句的来源。隐隐约约中,我觉得这是哥伦布航海过程中,在几乎绝望地找到陆地的时候发出的最后感叹。
难道,有关地平线的故事仅仅存在于我的想象之中?
带着这个有趣的发现我思考了很久。我想知道在人类的经验、记忆、思维与身体之外的现实世界之间,想象扮演了怎样的角色?我还想知道,如果存在着一条想象的地平线,它分界的到底是什么?这种分界本身的意义何在?
“地平线未来丛书”恰恰是这样一套有关想象与真实、今天与明天、科技与文艺、乌托邦与现实的思考之书。丛书的作者来自不同领域,他们呈现的观点和认知方式更是千差万别,但恰恰是这些差异和矛盾,构成了一种怪石嶙峋且复杂异常的观念地貌,为我们提供了驾驭各自的思想飞船,巧妙穿越于多维理念空间去探索未来的可能性。
第一辑书名及内容提要
刘慈欣著《刘慈欣谈科幻》
本书有作者在创作科幻小说时的心路历程,有作者对一些经典科幻作品的精彩书评、影评,还有一些对话与访谈,折射出作者作为一个科幻迷对科幻、对未来的看法,也展现出科幻作家独特的浪漫主义情怀。
韩松著《未来的108种可能》
本书以幽默略带调侃的语言描述了未来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娱乐等方面的诸多可能性,在看似轻松的文字里不乏作者对现实和未来社会的严肃思考。
武夷山著《一个情报学者的前瞻眼光》
本书通过许多经典案例,介绍了国外先进的科技制度、科技政策、科学教育手段和管理模式,对我国有很大的学习和借鉴价值。书中还有一些对科普、科幻和未来学的思考和畅想。
陈洁著《将来进行时》
本书通过对国内外一些历史故事、历史典籍进行分析点评,展现了作者对人性、社会和文化的哲思,引领读者在品读历史和思考现实的过程中,感受未来的影子。
杨书卷著《未来的101张面孔》
本书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科学技术(物理、航天、计算机、人工智能、基因技术、材料技术、核技术等)各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在勾勒出未来世界面貌的同时,还提出了一些对科学技术与未来的思考。
吴岩著《追忆似水的未来》
本书围绕着国内外各个时代的科幻作品和科幻作家,谈科幻讲未来,与读者分享不同时期不同作家深刻的思想和非凡的想象力。
(地平线丛书)编委会(以姓氏笔画为序)
主
主
编
宁
朱清生
严加安
李
吴
吴国盛
张
虹
地点:老国展湖北展区(北京静安庄)
时间:2014年1月9日13:30-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