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内心真正所需,就是置家而非置业

(2012-05-10 16:52:59)
标签:

家居

分类: 先锋·设计
  以前著名的日本设计师、无印良品的艺术总监原研哉说到中国的住宅,有过这么一句话:“中国人目前买房并不完全是在构建一个家,而更多的是在置业。”

  原研哉说这话,是有亲身历史体验的。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经济最高速发展的时期,就如最近十年的中国一般,一切被轰上有着巨大车轮的战车前进,一刻不能停留。这一个过程最显著的特征,就是高速城市化。大量的人口从乡村开始拥入城市,房地产商也因此开始建造各种集装箱似的住宅。千楼一面,都像复制粘贴出来的,算是高效的集合住宅产物。但这些一没有个性,二无人文关怀,按照媒体报道的说法:“它们最大程度地满足了开发商的要求,但绝不是居住者的。”而疯狂掠地之后,经济增长变缓,外部世界变化,这种状况也无改变。只不过如东京之类的超级城市,核心区域高级住宅,成了外国投资者(其中就有不少中国资本)的炒货手段而已。这与中国现状何其相似。

  土生土长的日本民众是不能长期忍受这种情况的。他们需要真正的家,而不是个个复制粘贴出来的公寓。但日本的人口密度不亚于中国,房屋成本同样不低,这之间的矛盾,就要大批建筑师、设计师来参与改善了。如果自己在郊外修小屋,经济不宽裕的年轻人,本来在建房时材料和地基就不可能是最好的,但这代人对房子的功能的要求却又是最多的。这就需要建筑师在设计的过程中要一在预算、功能、材质等各个方面综合考虑,彰显功力。大批建筑师,在这个时代都以普通居民住宅设计的名作打响名声。

  中国的房地产问题、结婚问题,导致我们必然会有房产置业的严重倾向,这无可避免。然而相对有住房自有的人们,其实也还没有让这个空间成为自己真正的家,而是一个对外炫耀、或者对内自我心理暗示炫耀的场所。博洛尼最开始做生活方式时,着重后极简,因为这类整体风格舒适写意,变化随心,我们认为应该受不少客户喜爱。但实际呢,很多消费者,尤其是别墅消费者,极爱重古典,是重的不能再重的那种。从颜色到线条到家具,厚重感扑面而来,能让人喘不过气。这种厚重的古典在西方宫廷里会看到,属于我们的紫禁城那种,宽大台阶,高耸殿堂,让人心生畏惧心生崇敬的,适合一帮贵族如《泰坦尼克号》般,晚饭后抽烟谈论杰克和罗斯巨厌烦的“国家大事”,若说生活,可真是能让人心慌眼晕。

  但中国——或者现在新兴的金砖国家们,这种需求却很刚性。大家需要炫耀式消费,需要一:犒劳过惯了苦日子的自己;二、展示给别人看我很有钱。这个需要比让自己舒适愉悦的需要更强烈。所以说不是光中国人爱面子,是这个时代经济大爆发的区域都会此心理需求。这时,电影里,旅游参观时看到的超重古典就被记住了,被认为是身份象征的等价物。

  日本是建筑本身,我们是装饰装修,都有过这个问题。而随着经济再发展和整个社会的价值观更多元化自我化,这局面都会有所改变。炫耀式消费的车、衣服、表,之前是大热。家具是内在的,低调的,就不那么热,有了也是为了别人参观时彰显地位。而在犒劳自己内心,比犒劳面自己面子更重要的时候,变化就会发生。博洛尼近几年还有重古典,但轻古典越来越多。合作代理的意大利家具商 SAVIO FIRMINO 就是这风格,清新自然,用色基本都是自然界的颜色,其他大牌品牌特别繁复的装饰,在他们这里也见不到。加上工艺好,用优美细节现实奢华,整体则偏清新。你一看,就知道它是一件经典的古典家具。但放在家里,自然舒适,丝毫没有做作或者沉重的心理感受。

  花钱从来不是一个家的必须条件。不管建房还是装修。通过花钱来实现设计理念,也不是建筑师或者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更不是居住者的终极目的。这是一个你要经历人生三分之一时间的空间,而且这三分之一的时间,是最自我、最家庭的黄金时间。你自己内心真正的渴望是什么?绝不会是升值,或者炫耀。

   蔡明自留地“蔡园子”(点击进入博客圈),欣赏铸造生命力的家居,阅读大师心灵的设计,把玩优雅刺激的时尚。

    蔡明推荐文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