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手工打造不要退化为人工打造

(2010-01-28 16:08:24)
标签:

设计

手工艺

情感

工业时代

家居

分类: 先锋·设计

  我曾经认识南方一位手工艺师傅,他的工作是糊灯笼。他爷爷给慈禧糊灯笼,他爸爸给天安门糊,到他这里仍在糊大小灯笼。这位师傅糊的灯笼不是多么张扬乖僻,巧夺天工,而是循着天圆地方八卦齐全的路子,一看就是皇家气派,每个又都有微小差别,捻花碎一些,或灯笼面褶皱的层次变一下。老师傅很悠然,他也知道他拼不过流水线,你让他走艺术家的路子做限量手工灯笼他更不乐意。每扎一个灯笼,感觉着纸面捻穗在手背的流动,就算他的幸福。

 

  我们还会去买各家奢侈品的限量版,会去因为一个品牌“纯手工”制造而暗喜得意,但理由似乎都是这样成本更高,间接体现我们的经济实力。当代人并没有贬低手工艺品的经济价值,但是却在贬低手工艺品的精神追求。因为这是一个创造人工自然而非融入自然的时代,是一个复制化的时代——即使在强调独一无二创意的设计界。

 

  现代的工业品体系,已经不能接受手工艺师傅行云流水,具有各种偶然性的随意了,而是来自批量生产为前提的流水线。设计有没有?有,但设计同样要被一丝不苟地复制,让不同类别间产生区别,同一类别中消除差异,而一个类别,就最终变成严格雷同,或反复重复。严格雷同在工业社会不是个贬义词,因为这代表工程师们的终极目标:技术的绝对完美与绝对精确,这是规模经济必须的东西。凯迪拉克造了一千辆还是凯迪拉克,菲利普斯塔克的Eros椅子如果造一万把,也还是“拥有优美而柔和的线条,像蛋壳一样轻巧,像水一样流动”,轻巧流动了一万次的Eros椅子。

 

  这些东西以个性为大忌,军人列队一般在你面前一字排开,流水线走过,代表着相同的价格功能造型哲学含义——其间有质量次品另说。这些东西可能让人联想起“惊讶”这个词么?

 

手工打造不要退化为人工打造 手工打造不要退化为人工打造

什么东西都可以手工打造,问题是我们的手是否已退化成了一种机器?

我们不缺手工制品,缺手工精神

 

  复制化产品让人产生这样的无力感,那么手工艺的价值是否就在于那些“人为的差异”呢?这种差异大概算表象,我想内涵在于质感。

 

  这种质感不是说质量,手工打造的质量是无法超越机器制造。它是一种情感上的共鸣。在手工业时代我们会用“手艺”这个词来做形容,比如小时北京四联理发,那里的师傅就称得上“手艺精湛”、“该走哪道手艺走哪道手艺”。因为这是可以亲眼看见工匠的手工过程(理发则需要镜子),所以感官印象自然会投射到产品之中,比如裁缝师傅制衣时动作的灵巧,比如兰州拉面店师傅的抻面动作是不是够潇洒,比如老工匠糊灯笼的手法是不是圆润细腻。

 

  质感这个词,本来就是从手的感觉意思而创造出来的。工匠师傅的手抚摸过这件物品,留下了他每一处匠心和手的艺术,你再把玩这件物品,随之而生的就是手与手传递的情感,这就是手工业和工业化制造最鲜明的区别。毕竟人们对“手工打造”的物品有偏好,不能光用一个时间成本劳动强度这样的经济学概念就充分解释了,情感上的共鸣,才是关键。即使不是我们自己双手打造的,但我们承认这么一种质感,它就变成了可转移、可体验的存在。

 

  所以“唯一”与“不同”不是手工艺的绝对强点,如果说这两点,那么产品设计大概无法满足,建筑设计却一定可以达到——当然先要去掉各种抄袭案例。自己搭起来的茅亭和身边的大裤衩,哪个有质感?

 

  欧洲一些老字号,还是有不少这样的手工艺传统。十几岁年轻姑娘时就在这家家具厂做花纹钩绣,黑发做到白发,60岁了还在做。他们和我认识的灯笼师傅一样,确信自己的指尖能流淌感情进到产品,于是也就做到了。工业品带来了生活的物质进步,但它们一般也只能跨越n个十年甚至n个世纪,成为古董了,同类产品坏的坏没的没全废弃了,才会成为某种怀旧符号,与人们的审美兴趣勉强对接。它们必定没办法呈现出贴近自然的那种神奇,和丰富情感。“工匠心理”不止是一项技能,更是一种精神的表达,尤其在现代这个充斥着伪自然、人造自然的社会。


 

  蔡明自留地“蔡园子”(点击进入博客圈),欣赏铸造生命力的家居,阅读大师心灵的设计,把玩优雅刺激的时尚。

  蔡明推荐文章:

 

  一天做三个SPA是兴趣还是工作?

  你能想象的最宏伟国家广告

  阿凡达引领我们科技成仙?

  中国愿为哪一级别的环保买单

  有多少甲醛可以消灭

  自以为是的设计也在改变世界

  设计不是拍大片,堆砌元素就完事

  《商道》中的蔡明需要注解

  商业是设计的镣铐?那就带着镣铐舞蹈 

  哥本哈根只是一个阴谋论? 

  迪拜那些烂尾的建筑奇迹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