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迪拜塔文化经济家居 |
分类: 先锋·设计 |
关于世界第一高楼揭幕的焰火盛况,这个视频基本可以一窥其景。
叫了三、四年的“迪拜塔”,最后改成了“哈利法塔”。新闻报道,这是阿联酋总统、阿布扎比酋长的名字,盖因阿联酋实质上最有钱的阿布扎比,在迪拜债务危机时拉兄弟一把解燃眉之急,保大楼开张。于是投桃报李,我也让你名垂千古。
其实看各方消息,周围的沙特阿拉伯国家都有这样的意愿,科威特的大公贵族就表示过,建现在的“哈利法塔”,你还不够钱的话我们也来支持。从现实的经济利益考虑,迪拜已经在全球打出了金融中心品牌,以阿拉伯世界国土面积不到中国1.5倍来看,对周边的经济刺激也有重要作用。当然你要纠缠起“迪拜不错为什么我利雅得就不行?”“科威特也要做下一个金融中心!”这种竞争意识的话题,就无法理解为何除了同一国的阿布扎比(也比我们相像中的国内关系复杂,说不上中央调控),附近阿拉伯国家普遍会支持。
其它摩天大楼,比如台北101,新年时也有焰火晚会。
哈利法塔的高度体量与迪拜的营销策略结合,还是可以笑傲当代。
他们支持的不仅是迪拜这个地缘区间的世界金融中心心,更是支持阿拉伯民族复兴的气势。一千多年前从瓜达莱特算起,五万穆斯林手持弯刀横跨直布罗陀,击溃曾经罗马人都闻风丧胆的哥特武士,将领土扩到了西班牙半岛。之后公元1000年左右,版图之强大已令全球惊叹(当时北宋正和契丹人打仗,而且局势不算多有利)。历史在心理的高点被拔到如此程度,之后阿拉伯世界的风风雨雨、以色列的眼中钉肉中刺、世界大战的暂时偏安(应该感谢勘探技术当时还未高精度在阿拉伯世界展开)、现代化后被西方钳制,都让这一族系压抑着欲望和苦水。直到石油一出,谁与争锋,才总算龙飞九天地暴富起来。石油会用完,但经由石油打开的时间窗已经存在,阿拉伯世界有了赢取一个繁荣时代的必要条件,发展到今天,要转型的时机,更是需要一个里程碑的象征鼓舞民心,拉动更大的民族动力,吸引更多的世界眼球。
某些程度上,阿拉伯世界与中国是相同的。历史上的超级大国(中国雄踞世界顶点的高度和长度明显更加伟岸)、近代的没落荏苒、现代全球体系利益分配下的艰难爆发,与面对机遇挑战时的历史抉择。对世界来说,哈利法塔只不过是一个世界最高建筑,北京奥运会只不过是一个4年一次的大party,但对阿拉伯与中国来说,却是积蓄很久的能量爆发欲望与形式,而且寄予了通过形象井喷,改变自己在世界利益旧有格局下的从属或被擎制地位,重新站上某个领域的战略高度。
从这个角度来说,迪拜哈利法塔与北京奥运会,都是你可以想象出的最巨型的国家爱广告。而借由这种疯狂的形象展示,二者都希望做出改变的姿态,显露改变的实力,一步步抹消制造大国/石油大国的形象。毕竟制造会因链条滑动、成本上升而成为弱项,石油更是终有采光的一天。借由原始积累迅速进入产业链上游或全球利益分配另一个层面,是每个战略思考的必然结果。
开业当天,哈利法塔旁边的高楼很多都黑着灯,房价跌的让中国炒房团蠢蠢欲动“抄底就抄迪拜塔”。这也有章可循,开建摩天大楼的决策往往产生于经济繁荣期,货币政策宽松,对经济的预估也一般过于乐观,会唤起人们进行各种投资的冲动,而摩天大楼的建筑象征性尤甚。随着建筑越来越高,过度投资与投机而吹起来的泡沫越来越大大,与其他比如贷款金融衍生品之类的东西一起,开始危及实体经济,最终,一个经济周期将以摩天大楼的完工而成为转折点(毕竟你想找一个中国这么大的新兴内需市场,地球上比较难)。
但828米毕竟是人类历史上一个新的高度。122层餐厅,123层泳池,124层观景平台,这些都将刺激着下一个世界最高的诞生。在此之前,关于摩天的眼球已经全部聚焦在迪拜。相对于花血本砸奥运的中国来说,迪拜唯一的风险在于:它的家底究竟能否安全熬过这次“强制平仓”的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