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886||关于2025年教科研工作几点复盘(5)

(2025-11-19 21:42:23)
标签:

专业

发展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整体来说,人员与我独立分管负责期间,还是有些变化。经历过一个低谷阶段,现迈入到新的运行磨合阶段。新人渐增,分配任务难度减少,主动性与竞争性并存,尤其是看到内部几位青年教研员责任心不逊色于当年的我,内心更是暗自窃喜。

可对于一个单位发展来说,主动性是核心,态度决定一切。工作方法需要后期磨砺和实践中积淀。当然,风气也很重要。能者在缺乏正能量的单位也会丧失斗志,甚至会巧妙地隐藏想法,真正蛰伏起来,让锋芒和思考都沉默起来。这种情况,是不利于单位提升的。都想着如何少干事,单位干成事的概率就越低。反之,如果单位都想着争创先进,站在潮流之上,那就是另外一番场景。百舸争流,你追我赶,谁都想表现得更好。每件工作都能落实到人,每个工作都能快速完成。

在能力方面,专业领域需要持续深耕,定力和韧劲是标配。眼界和机遇是通道。遇到好的时代,会大放光彩。有些时候,需要储备力量,更要抓住机会。单位内部差异性还是较为明显的。年轻同事们技能提升空间较大。也会面临着新的挑战。与外县教研队伍相比,结构性短缺明显。有影响力、有特色化的资深队伍还未能真正建立。

从保障方面,硬件配备较低。尤其是功能部室不足,单位办公面积少。图书室和档案室都没有。日常开展各种研讨活动都需要放在学校进行。与前几年相比,外出学习机会增加,可每次都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比如去江苏挂职研修两个月,大好的机会,却没有人愿意主动去。这是潜在的危机。受家庭所困,受事物所困,受思维认知制约。始终处于封闭和保守的状态。这些深层次的问题,都需要彻底解决。

年轻和中年交替的过程,还需要较长的磨合期和适应期。独当一面和精心设计,是需要策略和手腕的。更需要凝聚智慧。如果能够有过硬行政做保障,活动推进效度会更好。“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悟已往之不谏,之来者犹可追。”有时候,总觉得是杞人忧天,与自己何干呢?可总是忍不住思考单位前景。

看到总结材料的最后,写到本年度的新闻宣传稿件完成情况。每位人员都完成了若干篇稿件撰写。有省级稿件,有市级稿件,也有县级稿件。平台相对少,新闻类型单一。主要是事务性的报道新闻居多,经验凝练方面较少。深度不足,结构化的表达有待进一步提升。尤其是与往昔教科工作的纵横对比、与平川县区的教科研工作特色掌握。思考力,如何在零散事件发现有价值的新闻呢?表达力,如何把普通的工作挖掘出个性特质呢?展示力,如何在更开阔、更耀眼的平台进行大面积展播呢?跳出行业内部的范畴,要更多民众了解我们工作特殊性,包括大家付出的努力。或许,我们是很普通的职业,但就履职而言,我们确实做出较大的努力,也尽全力推进教研教改。这些都是需要磨砺和必修的一门功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