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74||关于整本书阅读现场访谈整理
(2025-11-12 21:57:47)
标签:
专业发展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2025年11月11日晚,接受了西安一名语文教师线上访谈。这是访谈内容的要点梳理,即兴回答,并没有深入思考。只代表个人对整本书阅读的一些浅拙思考。
本次访谈围绕山区县整本书阅读的困境与对策展开深入研讨,探讨了实践模式、AI技术应用等,以期为教育实践提供一些参考。
一、山区县整本书阅读面临的困境
1.资源与环境差异:城乡及校际间存在差距,县城家庭因为父母亲文化程度高,在读书方面能够提供支持和帮助;然而乡镇及家庭经济基础薄弱,缺乏阅读资源和科学引导,阅读氛围难以营造。
2.教学观念与执行:教师仍以单篇教学为主,对整本书阅读的迁移意义关注不够;课时紧张、家长焦虑、育人观念偏差等原因导致课外阅读时间保障不足。
3.实践与成效:儿童读书兴趣不浓,碎片化的时间长;整本书阅读课型探索相对滞后,教学实践经验积累少。导致整本书阅读成果研究落地转化不明显。
二、成效显著的实践与改革路径探索
1.学校与行政层面:建议学校打造书香校园,采取整体策划,优化资源配置,推进读书实践活动、读书展示活动等实施;行政部门联合图书馆、文化馆、科技局等共建书香社区;建立完善的阅读评价体系,如“书香打卡”活动、“星级读书人”“读书小博士”评选等。
2.教师专业发展:教研部门和培训部门要引导教师需转变教学观,从单篇走向海量阅读,关注儿童认知发展特点,设计多样化的课型。
3.家校共育:借助家长会和校园开放日等活动,引导家长支持亲子共读,构建家庭与学校的读书共同体。
4.模式创新:围绕“趣味激活—方法指导—经验分享”的三种课型进行探索;开发符合校情的分级阅读资源库,满足不同学生的阅读需求,给学生充分的阅读选择权。
三、人工智能(AI)的应用与反思
1.辅助价值:AI可用于制作阅读推广视频、实现便捷高效的阅读评价与成果展示,辅助教学与管理。
2.核心风险:潜在风险在于可能固化学生的认知模式,削弱其独立思考和有意义建构的能力,应把握好尺度,确保AI辅助而非替代,尤其在创意和思维训练环节。
四、跨学段衔接与核心原则
1.小学与初中衔接:初中阶段侧重于思想内涵和批判性思维的深度阅读,而小学阶段则侧重趣味性、故事性和基础阅读习惯的养成。
2.核心原则:研究应置于儿童本位,尊重儿童选择的“阅读权利”,通过“蹲下来读书”的方式发现问题。同时,在AI介入教学中,要警惕其对儿童心智发展的负面影响。
五、山区县整本书阅读面临的困境
1.城乡资源差异显著,县城家庭支持度更高而乡镇多由隔代抚养;
2.教师仍以单篇教学为主,对整本书阅读重视不足;
3.实践活动开展少且缺乏载体;
4.课型探索滞后,教师方法欠缺;
5.最关键的是学生兴趣不足,注意力分散,培养高阶思维有限。
六、山区县城学校在推动整本书阅读方面的建议措施
虽然已有课型探索和送教活动,但效果未达预期,说明需要更系统性的多方联动,可结合实际从以下方面整体提升整本书阅读实施:
1.行政层面联合多部门推动书香县区建设,包括24小时图书馆和阅读日活动。例如:包括评价激励(读书小博士、星级分层读书)、实践活动(读书漂流活动、读书阅读打卡)和环境营造(开放图书室、走廊小书屋)。
2.教研部门聚焦阅读难点做好教研动态助力,多方协同做好分层资源库建设;
3.教师需转变教学观念,倡导海量阅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