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16||跳出教育看教师
(2025-09-06 22:40:53)
标签:
教研思考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这段时间不在教育系统,抽调参与其他事务。朋友圈已经三周没有更新过,我沉默中,更在忙碌中。
一天,有位老朋友发信息询问我:“今天坐在高铁站,发现许多小孩子。询问他们干什么,得知他们全部回家。”我当然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情。将小孩子转到外县小学就读,据说至少有上百人。尽管这个数字并不大,但低龄化趋势明显。难以想象:最需要家长陪伴的时期,正处于性格发育关键阶段,为了后期学业,家长无奈地选择送孩子外出读书。我理解家长们的想法。对于任何一个家庭,孩子的未来就是家庭的未来。家长们都想尽最大努力给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给孩子搭建好的发展平台。优质资源任何是都是稀缺品。
我给朋友做了大致的解释,分析目前县域教育提升面临的许多困境。他感叹的同时,也给我提出许多真诚的建议。鼓励我多在外面提升学术能力,尽量走出去举办一些高层次的专题讲座。为后期的专业提升做好铺垫。他认可我的业务水平,而且总是鼓励我直面新的挑战,确是我的良师益友。
其实,从内心深处,我也特别感谢这些朋友。他给我好的资源,多种场合认可我的教研能力,包括将我的一些文章分享给更多的老师。某次,汉中一位数学老师特意提说:“我们知道你,我们读过你的文章。某某老师专门说到你。还介绍你最近一篇好文章。”那位老师是大满贯,三级三类骨干教师体系走完,特级教师荣誉称号早已获得,正高职称即将再晋升一级,成为三级教授。
他最厉害的地方在于:每次的骨干教师申报,都当作是一件好玩的事情。敢于主动尝试,而不担心会失败。每晋升一个台阶,总是会轻松面对。我听过他的经验分享,全部都是满满的干货。所撰写教研论文思维严谨,而且都刊发在一些很著名的期刊上面。可见是有真功夫的。最为难得是:还赏识那些真才实学者。不像有些专家,对于后来者总是有所防备,唯恐别人超过自己的水平。
我们每次聊天都特别投机。他会说学校的现状,我也会吐露自身的发展规划。教育的发展,既需要内部的主动革新,也需要从外部获取新的力量,决不能搞封闭和孤立。否则,受伤的将是更多的无辜的孩子和无数的普通家庭。我们有时候看待教育问题,需要跳出自身所在的圈子,从多个渠道广泛获取相关的信息。家长们的指责和议论,并不一定全都是问题,可能意味着某个地方的短板。面对薄弱之所在,教育工作者应该系统思考解决问题的对策。而不是局部回避,绕着道走,或者就事情看事情。那样的话,问题会接二连三的发生,造成连锁反应。
家长们的择校问题,可能是对学校管理的极为不满意。也可能是对教师教育教学水平的不信任,还有可能是对下一个学段教学质量的怀疑。我一个亲戚,孩子挺聪慧,本身家庭经济条件有限。但为了让孩子发展的更好,决然选择到外县就读。代价是相当大,学费昂贵,还得去陪伴。老百姓们其实有跟风的趋势,但他们也很清醒。知道目前的现状是无力改变的,只有另找门道让孩子好的学校读书。这段时间,我听到许多的指责声,羞愧的同时,充满无力感。连辩解都变得苍白。感受到本县教育发展存在的短板,痛心又伤感,担忧又没有任何的办法。并不能把所有的责任都一股脑儿地推给家长,得从内部进行深刻反思。
当然,这只是我的杞人忧天,也是我的一点情绪化而已。有时候,不要把自己想那么厉害,也不能夸大个人的作用。作为平凡的教育工作者,面对时代浪潮裹挟,即便用尽所有的心血,未必能够有所改变,或许还会遭受到嘲讽和打压。你在乎的事情,别人未必在乎。你努力的过程,未必就是正确。在利益者的眼中,当下的实惠才是最重要。
正确分析这些不同的声音,辩证思考问题背后的症结。便会明白:若想提升一个地区的教育质量,需要的是解决矛盾的魄力,自揭伤疤的果断,还有刮骨疗毒的坚定意志力。否则,脓疮会无限制扩大,彻底浸润肌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