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65||与青年教师们共勉

(2025-06-02 22:01:09)
标签:

教研

思考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我现在比以前沉默,许多场合不愿意多说话,唯恐言多必失。或许,这就是中年职场人的慎独及理性表征的体现。

5月30日,在一所学校进行教学视导,还是忍不住给几位青年教师做单独辅导。针对她们课堂教学存在的缺憾,结合我多年的经验,从优化与改进角度,分享个人认识与思考,大约用时30多分钟,为避免遗忘,随后进行整理。喜欢的话,可以浏览。不喜欢的,直接闪开就行。

开场白话语,首先分享的是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路遥在《人生》序言一段话。“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要紧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没有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是笔直的,没有岔道的,有些岔道口譬如政治上岔道口,个人生活上的岔道口,你走错一步,可以影响人生的一个时期,也可以影响人生。”(这段话是柳青所写,出自《创业史》)”

成年人的逻辑就是: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想到余秋雨《文化苦旅》中《苏东坡突围》中那段话:

成熟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一种圆润而不腻耳的音响,

一种不再需要对别人察言观色的从容,

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诉求告的大气,

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一种无须声张的厚实,

一种能够看得很远却又并不陡峭的高度

我分享五个核心观点:

1. 少就是多。确立教学目标,应围绕教学内容予以优化,“教什么比怎么教更重要。”教师要抱着简约、集中的态度。贪多,势必会嚼不烂,也会造成学生吸收和理解困难,增加他们学习的畏惧感。我与老师交谈,一节课时间是有限的,老师教得多,学生自然就会学得少。教师彻底占据课堂教学的中心位置,学生的位置就弱化。教师说得多,学生表达就减少。

比如一节课,某位教师设置五个学习任务,结果量大,造成每个任务都是浅尝辄止、蜻蜓点水,快速推进,学生处于似懂非懂的状态。一节课结束后,个别任务完成不彻底,还是所谓的夹生饭。概念外延理解不到位,技能掌握不娴熟,公式、定律运用比较僵硬。遇到变式练习,就束手无策。反之,一节课,教师只设计三个学习任务,学生完全掌握。任务少的课堂,反而比任务多的课堂,学生的获得感更为充足。这就是简约之美、以少胜多。

2.慢就是快。对于小学阶段来说,习惯形成和方法养成尤为重要。欲速则不达。慢一点,意味着每节课的教学节奏要适中,疏密搭配合理、张驰有度,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接受度。比如,提出问题后,不要着急,要给学生预留思考的时间。

不要看到学生无法回答,就急着宣布答案,或者把教师的理解生硬地塞给学生。要等一下,再点拨一下,再循循善诱,启发和激励,启发学生从懵懂状态逐渐走向清晰,或者学生之间相互补充。一个学生说出一点浅浅的理解,再鼓励另外的学生进行补充和完善,通过多轮次的对话,或许就能打开学生思维的堵点。看似慢,但学生想明白了,结论是学生自主探究出来的,后面进度就快了。从效率的角度,慢反而促使学生理解更为透彻、深刻,学习知识掌握更系统、更全面,最终会学得更轻松、学得更加灵活,就实现了慢向快的逻辑转变。

3.教师就是教学生学陌生的东西。“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方法,让学生用方法去探索、去思考、去分析。要让学生干什么,教师应该举个例子。举例子的过程,就是做示范,做引领。你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感情朗读”到底是什么呢?说半天,不如教师现场展示,用音调、节奏、语速、辅助手势等,告诉学生这样的诵读就叫“有感情朗读。”

不知道,我们走过跳跳石过河吗?通过一条河流,借助河道中自然形成的石墩或石块,慢慢地向前跳动,跳过一个石头,再跳过一个,也能抵达河对面。又好比爬山的过程,垂直爬行难度大,耗费体能。倘若有梯子或台阶帮助,就能降低攀爬的难度。学生学习、接受新知识、新技能,就是一个过河或爬坡的过程,教师要巧妙搭建支架,分解难度,助推学习活动真实发生。

4. 借助评价。教学评价是课堂教学实施的抓手,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提出“教-学-评一体化”“教-学-评一致性”,这既是课程改革的刚性要求,也是唤醒学生主体性的致胜法宝。“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教师应采取恰当的、科学的评价方式,撬动课堂教学根本性变革,有效激励学生监测学习、反思学习、对标学习。

评价是课堂教学的导航。借助评价,就能知道一节课的学习进程与目标地点的差距,以此为依据,进行调控和改进。尤其是小学阶段,要善于用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全过程的参与状态,监测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效度等;积极探索增值性评价,关注每位学生真实发生的点滴进步,以个体的自我状态为原始的坐标原点,发现学生纵向的提升所在,为下一个目标而努力,保持向上动能,为后续化的自主学习续航;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作品展示、口头发言等,注重表现性评价;设计针对性强、具有等级性的评价量表,开展基于证据的评价,帮助学生在互评、小组评、教师评过程中,营造互学、比学良好机制,促使学生学得更为投入。

         5.主动作为。作为青年教师,要珍惜目前的工作岗位。抢抓所有的机遇快速成长起来。每位教师都要成为“金刚石”一般的稀缺品,具有不可替代性。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但在高温、高压下,金刚石成为硬度之王,是航天器材重要组成部分。而低温、低压下产生的石墨,则是廉价、最为普通的。我们要找准个人的优势,积极参与课题研究。每次举办的研讨活动,都应该挤出时间,主动参与进来,获取一切有提升的机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