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空空布衣-周雅梅
空空布衣-周雅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5,833
  • 关注人气:945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64||五月小记(2)

(2025-06-01 22:04:58)
标签:

教研

思考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五月下旬,无意间听说一所学校要调整新的管理者。同事们议论和交流,变成一个热门的话题。对我们而言,变与不变,都有新的应对之策。作为成熟型的业务部门,需要考虑短期布局和长期布局的辩证关系。错综复杂的教育形势下,对各种能力的要求会更高。

对于单位来说,我会思考到后期教研重心。任务驱动是一种思路,唤醒活力又是另外一种方式。必须打破被动接收任务到主动创造的转变。解决那些最关键的要素研究,比如学生学习动力缺乏、学习方式单一等;还得有预见教师专业发展突出瓶颈的紧迫性。

县城部分教师躺平现象较多,而基层部分教师则习惯按部就班。整体来说,学习新技术的主动性并不强,内心甚至对新事物、新理念产生强烈的排斥现象。此外,更要有预见区域教育未来走向的战略性,做出必要应对举措和防范手段。如何从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的惯有思路主动走出来,探索热点引领--难点攻坚--多点推进的新型格局。尽管这些看起来很难,可如果能坚定走下去,目光放长远,与外县多沟通交流,既能打开信息共享渠道,也能获取到方法和经验,或许也能有所改变。闭关,拒绝开放,陷入到盲目自大,则前方的道路会越走越短,最终将是无路可走。

英国狄更斯说:“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春。”寓意双关。我需要关注的是:“于变化之中捕捉先进,当外部利己时,应该发挥所学;当外部损己时,则应该规避风险。”目前,我应该学会倾听,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综合考虑学校、单位、教师三者关系,将教师培养从遴选后快餐式的拔高培养,走向前置式浸入化的梯对打造,着力于育苗过程的点滴浇灌、精准指导,从理论素养、综合实践、科研能力、教学业绩等多方面跟进,确保培养的种子教师能够在更高平台获取佳绩,为区域教育带来活力,发挥内部造血功能。

对于学科研讨活动设计来说,应该针对主题聚焦性不强、教师深度参与率较低、学科领军团队成员成长缓慢等情况,变化固定的方式。尤其是评课环节,要从人人发言走向专业点评,将说套话、空话的时间节省出来,用于说专业语言、分享专业经验,从而做好专业有效引领,确保每次活动的示范性发挥到最大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