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732||微格教学“照镜子”课例分析是什么、怎么做

(2025-02-10 16:26:45)
标签:

教研

思考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教师提升专业素能三种方式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学科教研组就是同伴互助的有效方式。但对于薄弱学科,比如1所学校,英语、美术、音乐等学科只有1名教师,这名教师找不到研修共同体,要么通过网络方式,在其他学校找相同学科执教者,要么参加学科基地活动,但毕竟时间、空间都受限,并不多在第一时间对课堂教学进行分析,长而久之,就导致闭门造车现象,也会阻碍个人进步主动性和专业发展紧迫感。

面对单学科、无教研伙伴的情况,怎么去开展有效的教研活动呢?怎么去提高自身的综合技能呢?邀请本校的同事到课堂进行指导,同事或许还听不懂,就像英语、科学等课程。还有一种教研方式,能够促进教师强化反思意识、提升个人综合素能、加大整改力度。那就是微格教学“照镜子”课例分析教研。

一、什么是微格教学“照镜子”

所谓的微格教学“照镜子”活动,就是通过手机、智慧黑板等录制功能,将每节课录制下来。课后,通过回放,自己观看,发现课堂教学的问题和漏洞。在智能化高度发展时代,教师数字化运用水平得到广泛提升,可以充分利用智能化的数据分析软件,可将整堂课完整的教学视频切割为若干个“格子”---即微型的片段,一新授课的教学流程为例,主要由导入、新授、巩固、小结和评价、作业设计等五个部分组成。对照每个环节,从时间分配、学生参与、学生表情、师生配合等情况,对照教学目标确立、目标实施、目标达成,进行对照和评估。审视自己课堂教学真实教学行为是否符合课标要求,是否达成预期目标,教学方法选择是否多样,学法指导是否到位,教学支架搭建是否合理,评价手段是否激励学生主动参与,是否激活学生的思维,是否兼顾到好中差分布,是否注重过程性评价,包括板书的规范性和美观度,教学问题设计的指向性是否恰当,教学语言是否精准、简约,教学活动的过渡衔接是否流畅,作业设计是否分层布置。对这些若干个微格进行探究和反复回放思考,用理性、客观的态度评价,你就会发现问题的真实所在。

二、微课教学“照镜子”优势所在:

1.直观再现,发现课堂教学真实缺憾。以自己的课为一面镜子,知道自己的薄弱所在。不录制课堂教学的话,上完课之后,有些教学细节就会疏漏。毕竟,人的记忆不可能做到精准无任何缺漏。处理不当的地方还将继续发生,不利于教学改进。借助视频,就能真实记载,给复盘教学活动留下完整的印迹和参观数据。

2.规避风险,节约型个性化教研方式。这种教研方式的成本花费投入较少。参加集中教研活动,还需要支付交通费、生活费,而这不需要掏差旅费;不需要专门调配时间,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开展就行。智能手机每个老师都有,找个相应的支架即可。每个教室安装有智慧黑板或者希沃白板,都有配套的录制功能。

3.强化反思,完整复盘课堂教学流程。照镜子课例分析教研活动,逼迫教师用旁观者的视角给自己的课堂教学找问题,不以主观性臆断为课堂教学找说辞、找借口。平复心情,直面真实的课堂教学,像专家一样思考,像专家一样观察,暂时将自己置身渡外。

三、微格教学“照镜子”实施步骤

1.录制教学视频。可根据自身情况实施,录制不同课型视频,便于全方位分析授课特点,检验教学技能水平及活动组织能力。比如新授课、复习课、试卷讲评课、习作指导课等。

2.观看教学视频。先完整地看一遍,从整体角度把握课堂教学质量,再结合教学细节进行反复看。或切割为若干片段,重点细看。或抓住精彩之处,细细品味。或针对个人课堂教学短板,对照标准比照查看。

3.分析课例与反思改进。对照课程标准中学业质量要求或者教学提示,针对学生的学习表现。针对不同课型相关环节,进行数据化提取和信息整合。微课教学“照镜子”案例分析活动最好在授课结束后较短时间内开展。当然,冷处理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保持头脑清醒,抑制内心激动与狂热(上一节成功的课)、愤怒与失望(上一节失败的课)。成功的课,需要冷处理,避免骄傲自大、孤芳自赏,寻求瑕疵,力求精益求精、好上加好。失败的课,也不可妄自菲薄,或许也有可取之处。但错误的地方不能出现在下节课。

四、面对不同课型,微格教学实施注意事项

微格教学“照镜子”课例分析教研活动,是个体化、节约型教研,基于数据提取、智能分析、图像再现等功能为一体,将自己都看课作为研究对象,在实施过程中,要因课而异,区分化对待,不能搞大一统。比如,每种课型因为教学目标不同,在教学环节构成方面,就有本质的差异。

1.一般教学过程包括5个基本环节

1)铺设引入阶段:复习旧知、展示教学目标、创设问题情境。

2)学习新知识阶段

3)巩固知识阶段

4)反馈调控阶段

5)总结归纳阶段

2.自学型教学程序

1)诊断学习,铺垫引入;

2)出示提纲,引导自学;

3)提问精讲,释疑解惑;

4)形成训练,评价讲授;

5)归纳小结,发展深化。

自学型教学过程通过提纲向学生指明具体的学习目标,便于学生自学,易被学生接受,通过释疑解惑、评价回授、归纳小结等多个环节以保证自学的顺利进行。

3.科学探究型教学程序

1)注重创设问题情境,体现提出问题;

2)猜想与假说;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3)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4)分析与论证、评估;

5)交流与合作等要素。

科学探究型教学过程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在独立思考,引导积极主动的参与科学探究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体现科学探究的要素,生成教学过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