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3||2024年科研论文写作简述(1)
(2025-01-21 11:26:57)
标签:
教研思考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2024年1-12月,全年发表教科研论文10篇,获奖成果3篇,中国知网收录期刊是4篇。知网收录成果数目与2020年省级第六批学带培养期产量持平。算是近三年来,教科研写作收获相对要丰富的一个年份。与2021年、2022年、2023年相比,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有较好的提升。对于资源匮乏、学历起点低、发展平台少的山区教研员来说,勤能补拙是不二的致胜法宝,找到突破口、长期积累形成较好的积淀基础也是主要原因。
第一篇教科研论文《教研何谓?教研何为?》发表于《汉中教育》2024年第1期,感谢杂志编辑将此文登载“教育论坛”版块内。3000字左右篇幅,用了2个版面,全文从两个部分就教研价值意义和教研职责进行阐述,引用一些教育家的理论观点,算是对我长期从事基础教育教研工作一种思考和拷问。面对新时期教育发展形势,教科研工作内容需要及时拓宽,教研方式必须深度转型,面对棘手的新问题、新矛盾、新要求,对教科研工作专业能力的考量更加全面、更加精细,从指导、服务转向引领和推进。我深感压力之大、责任之重,但从实际执行层面,又觉得捉襟见肘、力量微弱,尤其是所处位置,要谨慎为妙,避免喧宾夺主,造成诸多不便。尤其是保障机制和重视程度差异性较明显。各地区、各县域教育科研工作面临困境多,且矛盾突出。
第二篇教科研论文《初中语文“活动·探究”单元项目式学习实施要点》刊发于江西师范大学主办的《读写月报》第15期“思域”栏目,全文6800字,加上参考文献,由5个版面组成。内容摘要可以概述该篇成果主要特点。采取现象分析、价值阐述、实施要点三个部分构成,差异相关文献的同时,在研究期间,对项目式学习有着深入的掌握。毕竟,该成果是省级规划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尽管课题已经结题,但重要成果的提炼、完善、打造和思考并没有停止。这篇论文算是我目前教科研成果的代表作品之一。尤为精辟的部分是从 “六个”关注实施项目化学习,论述严谨,提炼能力显示出高度概括性特点。比如“匹配度”“贴切度”“黏合度”“巧妙度”“融洽度”“有效度”六个词汇选用。选录核心观点:关注情境与活动的高度匹配度,关注学生与活动的精准贴切度,关注评价与活动的紧凑黏合度,关注氛围与活动的巧妙度,关注任务与活动的灵活融洽度,关注指导与活动的真实有效度。
第三篇教科研论文《以项目式学习破解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 的“瓶颈”》,4个版面,全文6300字。单是标题,就具有一定的吸引力。结合整本书阅读过程面临资源、教学、学前、评价等问题,就项目式学习推进整本书阅读做系统性探索。全面梳理初中语文六册教材整本书阅读篇目,研读语文新课标相关要求,多角度论述运用项目式学习推进阅读活动思考与探索。该成果也是省级教育科学规划课题的阶段性研究成果之一。如果2023年部急着结题,稍微再沉淀一年,将课题研究的结题时间放在2024年,我相信这个课题结题鉴定的格次必定会是优秀。这篇论文特别之处是:结合自身多年阅读经验,对整本书阅读又一些浅浅的思考和做法。还结合日常研读、浏览学术期刊相关论文零星思考,所得出结论既有实践操作价值,也有理论引领作用。
第四篇论文《用“窗子”和“镜子”的视角听课评课》是《教师报》7月28日头版的第一篇文章,占据三分之二的版面。得益于我日常教研活动充分积累、长期实践、深入提炼,尤其是写过150篇观课笔记,对听课评课形成自己独特的操作思路。参与各种研讨活动观摩示范课、发表观课思考深入总结。该文章的“窗子”和“镜子”譬喻是受台湾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文章观点。有段时间,好像是2018年左右,我特别着迷于林清玄的散文作品,至少阅读了8部,对于他那种充满哲思的诗意表达手法产生浓厚的兴趣,抄录部分精彩语句。参与活动,适当性引用进来,化为己用,拓展迁移,现场表达出来,颇有得意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