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62||参加市级技能展示浅思(2)

(2024-07-14 16:48:26)
标签:

活动

思考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本次主题是擂台大比武、技能大提升,应该再加上:风采大展示、县区大学习,其共同目标是教育大发展。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其要求是讲深讲透讲活。深是指系统性、透是指本质性、活指的是综合性。思政课教师要聚焦一个主线:培根铸魂、启智润心。要实现核心目标:立德树人。

一、彰显四个亮点

13位思政教师展示呈现以下特点:

1.打造协同育人思政课注重精神培育文化育人相融合,将“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机衔接,挖掘其他课程和教学方式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突破场域限制,拓展教学空间,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多元化立体“大思政课”教学体系。校对思政课建设保障不断增加,社会对思政课关注度不断提高,课程思政探索力度不断加大,全员、全程、全方位格局正在逐步形成。

2.打造行走育人思政课。广泛开展研学实践和体验性活动,带领学生深入社会,参观红色基地、非遗场馆、博物馆等,增加抽象道理的体验性和实践性,让学生突破直接经验的局限性,逐步迁移,扩大学生的认知半径,提升间接经验的感知度,突破抽象讲道理的狭隘性和枯燥性,以鲜活事例促使学生价值观形成,促进学生知行合一。

3.打造活力无限思政课。以符合学生认知、接收方式素材为载体,将影视歌曲、时政微视频等引入思政课堂,增加教学的吸引力。通过视频剪辑软件,整合音频、视频、图片、动漫等多种跨媒介资源,提升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丰富课堂教学资源呈现形式;思政课的教学方式多元,情境化设计理念占比高,将学习任务镶嵌在多元的情境中,以驱动型挑战任务引领学生思维进阶,用好的形式装饰学习内容,增加课堂教学活力。

4.打造深度探究思政课。采取议题式教学,聚焦主题,增加学生家国情怀、文化自信。以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或创设虚拟的场景,引导学生在体验、实践及活动中充分感知,情感逐步升华,对抽象道理建立清晰的认知,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采取议题式组织教学,促使学生在思辨、讨论、交流、分享、归纳、搜集信息过程中,促进知识建构,形成全面看问题的视角,结合已有的知识,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促进知识的转化和运用。

二、存在两个不足

1.要实实在在做,多谈个人具体做法。减少对获得荣誉和业绩宣传。应注重成熟的经验总结和提炼归纳,为各县学习提供较好的参考。

2.课程建设方向性涉及少。13位参赛教师在思政课后期建设方面思考不足。显示出对思政课建设深度、广度探索相对滞后。尤其是现场答辩情况,个别教师关于思政课建设政策还没有吃透。

三、四点建议

1.教学模式再凝练。各自的汇报展示中,就学段思政课建设未能形成经典的操作范式,还是以浅显化的经验为主,缺乏大面积复制和推广的可行性。小学阶段的思政课道德启蒙怎么做,初中阶段思政课怎么促进知行合一,高中阶段如何提升知识建构和道德完善,都需要在后期深入思考。

2.教学资源再优化。对于思政课与社会对接方面,开拓创新的意识还不够。各县之间资源还没有形成统整、交融,在协同发力、全程育人方面存在短板。要打破县域壁垒,让全市特色资源、乡土资源、红色资源、生态资源、场馆资源等彻底打通,形成汉中市大中小思政课程建设资源智库,从而缔造全市思政课程品牌。

3.课程改革再发力。思政课教学方式优化与提升方面,各位思政教师还要与国家及教育部门最新政策规定进行对接,加大执行的进度。如项目式学习、大单元教学、思政课跨学科学习等。包括思政课评价方式。如何把握思政课目标达成问题。如显性目标和隐性目标关系、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关系等。

4.教研对话再深入。从汇报看,初中和高中都是专职的思政教师,小学多数是兼职道德与法治教师,还需要打破学段间的制约与隔膜。小学思政老师方式较为灵活,但知识体系不够完善。初高中思政教师专业化较高,但感染性与技巧性需要提升。基于此,希望各位思政教师应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在协同、共享、共建方面持续对话、交流,围绕一体化建设、学段有效衔接、学段共融发展等方面研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