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601||从问题发现到学术表达--教科研论文撰写

(2024-02-03 23:47:40)
标签:

工作

反思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一线教师为何要写科研论文?怎么去写科研论文?前者是价值和意义,后者是路径和模式。

单从功利的角度审视,这是教师职称评审条件、骨干教师申报具备要求、各种荣誉获得评价指标;跳出这个套路,上升到职业发展的高度,教科研论文具有多重价值。是从教育现象到本质规律的审视过程,是从普遍经验到学理探究的诠释过程,是从问题发现到彻底解决的归纳过程。基于此,就提升专业素能而言,这是基本功。用教育学理论对现象进行分析,知道每个行为背后是何种理论支配。就教学效益提升而言,这是“拿手活”。将自己的绝技总结归纳出来,或许能帮助到其他教师。就区域教育而言,这是“及时雨”。可以大面积地普及普惠,为规模化做出贡献。

一、跳出经验之门

美国教育家佛格森说:“谁也无法说服他人改变。我们每个人都守着一扇只能从内开启的改变之门,不论动之以情或说之以理,我们都不能替别人开门。”就教科研写作而,如果抱着以功利化的态度,那么科研之路势必会追求短平快,难以达到至高境地。

二、走入规范之门

特级教师闫学把优秀教师的标准放在现代意义上的知识体系基础之上来衡量的,即三个方面的知识或认识教师知识结构板块构成,即

精深的专业知识(学科性的)深厚的理论知识(教育学、心理学、方法论、科研),开阔的人文知识(包含多科知识)。用闫学老师的话来说,要想把论文写好,必须打牢这三方面的基础。

三、论文撰写:

1)研究角度要小,便于切入下去。(写透彻,写细致,扎进去。)如导课、作业设计、纠错、面批方式

2)研究视野要新,把握最新热点。(关注新现象,大量阅读,抢占研究的先机。)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 、综合性实践活动指导意见

3)研究选点要准,长期持续关注。(围绕某个问题深入研究。必定会发现盲区。)文本解读、听评课系列作品

4)结合教学实践,随时捕捉灵感。(反思+经验=成长)

四、论文素材来源

1.从瓶颈处开始学习。针对短板,在自主研修过程中形成体会。比如多媒体正确、适度的使用问题,如何改善语文教学效益,又不影响学生智力发展。

2.在疑惑里深入探究。针对问题,以寻求方法为视点,形成原始的素材。就像公开课评价,采取一把尺子进行界定吗?显然违背教育规律。给公开课进行分级,并建立不同的标准,有助于提升教师能力。

3.持续长久跟踪热点。关注教育领域最新主题,如核心素养、学科核心素养;包括STEAMPISA阅读力测试;语文课程标准修订。任选一个热点,搜集相关文献,结合实践,撰写随笔。

4.从阅读中大量海选。以阅读为抓手,找到某个点展开阐述。反复研读专著,比如《给教师的建议》一书,提到了家校两种关系。针对中作者的观点,提出新的见解。在原有基础之上予以补充和修正。

5.提倡跨界意识探索。跳出所属学科的范畴,以另外的视角去思考。比如用心理学去设计活动,用皮革马利翁效益激励学生。将语文课程批判性思维用在语文课程,进行学科知识整合,同时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