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3599||2023年,工作坊公众号创作回顾

(2024-01-18 15:51:15)
标签:

工作

读书

分类: 省学带坊--工作开展

1月17日,微信公众号发布了2023年[【周雅梅工作坊】创作历程,公布了几个关键的数据:

年度发表内容197篇,原创192篇,共计57.5万字。

总关注数2199人,年度收获945个关注。

全年收获6049次分享,有808次点赞。

坚持创作,有297天活跃在微信公众号,常在晚上22点编辑。

个人觉得微信公众号关注用户真实过程,以这种方式增加互动性、体验性、反馈性。这份创作经历报告,给我温暖之感。谈几点思考:

坚持更新,是为了所爱

最感动的事:有14人看过我所有的内容。这是标准的铁杆粉丝。尤其是一些文章,得到了圈内好友们的积极分享和转发,对我们所有人而言,是鼓励,更是动力。汉台区三丰阁小学副校长赵静、南郑区协税镇陈江咏、南郑区江南幼儿园吴洁园长等,都会在第一时间转发工作坊的文章,让我倍加感动。

通过工作坊,许多没有见过我们的老师,通过公众号推送发布的作品,了解到这个研修共同体的特点。相对而言,我的原创作品要多与成员。许多老师由此得知,不论身在何处,对教育的热爱和研究的热情不会减弱,更不会受到地域环境限制。

讲一个小细节,某段时间,公众号大概有10多天没有更新。竟然有老师发微信询问:“周老师,你最近是不是很忙?还是因为别的?”我有点懵。正在思索如何回复。对方发了新的信息。“好久没有看到公众号更新了。我想你是否外出培训,或者......”我瞬间明白。其实,是有些懒惰,也想偷懒休息,而且也在热烈地追剧中。此后,我告诫自己,文章写得再丑,也要敢于亮眼。如果成员们无法按时报送作业,资源出现枯竭。那我就自己写,不能做到每日一文,至少每两天一篇还是可的。努力实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如胡适博士所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坚持原创,是为了成长

工作坊公众号的原创量占比高,这是我们所有成员探索力、表达力、创新力的一个有力体现,这些劳动成果不管是稚嫩,还是深刻;不管是实用,还是有待验证。其共性都指向:将所思、所得、所感提炼总结出来,促使浅显的认识有一个明显提升,将模糊的看法及时呈现出来。在实践基础上规范表达,与自我深入对话。这种自发的研究意识和反思精神,有助于从感性走向理性、从经验走向方式。教师要想在专业领域有所建树,必须实现专业写作自主化和长期化。

作为工作坊公众号,推送内容丰富。大致分为五类:成果展示、研修感悟、活动记载、读书札记、文苑寻美。作为研修共体展示平台,既有核心成员作品,像汉中市龙岗学校、陕西省教学能手王珊珊、勉县三中黄君霞、洋县书院初中张卉校长、佛坪县中学张丽萍、城关小学熊良萍等,她们贡献的作品较多,阅读量较大。也有研修活动记载,还有优秀成果刊发,更有相关荣誉发布。通过阅读她们的作品,看到各自的成长痕迹。

其实,结束省级学带考核任务之后,工作坊微信公众号建设和管理已经不再是硬性指标,不带有外在强制性。而之所以继续做,一方面是逼迫深耕细作,杜绝思维生锈,不能让知识和素养没有任何提升。另外一方面是分享展示出来,有的好成果也能惠及他人,促进学科共建、资源共享、经验共研。“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坚持记录,是为了出发

工作坊公众号的记录是一种回顾审视及全面复盘,是为了让大家不断出发,从一个起点到下一个起点,从一座山到另外一座山。磨砺每个成员意志力和反思力。都说专业成长是长期主义,那种抱着短期目标的,最终会止步于已得。

诗人汪国真在《我喜欢出发》一诗中写着:“凡是到达了的地方,那都属于昨天。哪怕那山再青,那水再秀,那风再温柔。太深的流连便成了一种羁绊,绊住的不仅是双脚,还有未来。”

有时候,我会忘记还做了那些重要的工作,参与活动及研讨内容。但是,打开工作坊公众号,很快就能找到相关数据和信息。有时候我们,面对突然而至的变故,变得沮丧和茫然,可是看着某件看似艰辛任务,通过努力竟然完成了,就会找到新的动力。

坚持推送,是为了传播

公众号定期定时的更新推送过程,是品牌塑造和思想传播,是精神感召和成果分享,是研究信念和职业追求,是特色打造和力量汇聚,更是一种向阳成长、向下扎根的行者体现。

王珊珊老师,2023年获得陕西省基础教育教学能手称号。作为90后,文本解读选点独到,主线清晰,有较强的开发力,抓住关键词设计学习活动,注重语言情境多元创设,与现实生活高度关联,拓展延伸张弛有度。体现出她功底深厚、眼界开阔的一面。她20篇教学设计经过工作坊公众号推送,圈内许多语文人对她的风格和特点倍加赞赏。单看教学设计,就心生欢喜之情。未来的专业发展,实力不容小觑,假以时日,势必走得更远。作为她的学生,上语文课应该幸福并快乐。

勉县三中黄君霞老师,契约意识强,执行力好。每月一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散文作品情感细腻,有个性化的思考见解。在江苏南通海门市进修学习期间,融入当地教育发展浪潮,撰写的教育随笔,有多篇深度好文。或课堂观摩感悟,或教育理论诠释,或人物事件评判,足见真性情、真学问。

本县优秀语文人刘娟、熊良萍等,2023年度产生了多件获奖作品,提升了她们的知名度。青年教师、佛坪县中学张丽萍,笔耕不辍,勤于思考。编辑修改她们的作品,对我而言,也是极好的学习过程。核心成员、汉中市教学名师、汉中市教书育人楷模田红梅作品数量少,可每次推送的教学设计,阅读量大,以实用性和灵动性著称。    

不要小看公众号的传播力量。“合抱之木,起于毫末;九尺之台,起于累土。”这是自发的力量,只是呈现原汁原味的作品。热爱的力量,并非要博得彩头,赢得流量,作品只是分享而已;坚持的力量,从2020到2024年,700余篇作品。到了2023年,又是一个大幅度跨越。这是微弱的力量,走一步,再走一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