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83||课例研究:以统整思想为抓手构建学习任务群
(2023-12-13 22:00:01)
标签:
课例研究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神话作为一种特殊的体裁,反映了远古时代人类对然的探索和思考,被认为是文学和文化的源头,具有很高的哲学性和艺术性。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围绕“神话”主题,安排了《盘古开天地》《精卫填海》《普罗米修斯》《女娲补天》四篇课文,在立足本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引入了古希腊经典神话故事。四篇课文为学生的语言学习提供了扎实的立脚点,也为文化熏陶提供了广阔的延伸点。由神话引出跨文化视角下的比较阅读,建构“语言—文学—文化”三位一体的课堂,其教学目标在于促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同与传承,提高对其他民族文化的认最终实现跨文化的包容与融合。
统整思想:以生活为基础,以语文实践活动为主线,以学习主题为引领,以学习任务为载体(统一规划),整合学习内容、情境、方法和资源等要素,设计语文学习任务。
打破单篇课文讲解条分缕析、内容肢解和低阶能力低重复循环。强调学习内容结构化,学习情境进阶性,学习资源开放性,注重课程内容与生活、与其他学科的联系,注重听说读写的整合,促进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整体发展。以此凸显学习任务群的情境性、综合性、实践性。
聚焦“神话,永恒的魅力”这一主题,三节课构成连续的学习任务群。凸显神话“口儿相传”的特点,在文本基础之上,遵循学生认知方式和现有教学资源,为全市教师展示了“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搭建方式和有效路径。三节课具有以下的特点:
融入生活化气息,发挥学生主体性,以实践活动为主线,以有挑战性驱动任务为突破口,创设灵活、丰富、多元的学习情境。
1.整体设计学习任务。英国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展示给学生一片巨大风景中的一些小片段,他们不可能在其中认清路径。”德国哲学家尼采说:“叔本华的伟大之处是站在整副生命之画布面前,解释它的完整意义,其他人却致力于研究画布和颜色。”聚焦神话特点,从不同维度设计具体的任务。既要关注独立性,也要凸显其中的关联性。张馨老师的课聚焦单元内容把握,鼓励学生分享个人阅读经验。了解神话特点,从整体进行评价,形成阅读体验。对神话人物形象有初步认知。刘娟老师设计学习活动鼓励学生大胆创编,通过思维导图运用和前一节感知,形成独立表达的欲望。都艳老师的设计,学习活动主要在认知、评价、表达基础之上,开展创造性演讲。
2.注重学习方式优化。以探究性、协同性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学习。采取异质分组,合作交流、汇编分享,促进学生在合作中推进挑战性的学习活动。张馨老师的课“神话人物我来谈”,分组合作完成人物形象感知,分工完成,个体汇报。都艳老师用神话分类为方阵,在集体创编、表演展示过程中,促进对话,发挥集体智慧,体现合作学习成果。
3.提升学生思维品质。一方面是开放性问题的设计,让学生充分地分享相关的学习资源,培养思维的丰富性。另外一方面是比较阅读渗透,提升思维的广度。张馨对于本单元神话人物共性、个性归纳,就是引导学生从单篇角度深入分析,然后进行汇总,形成具体的结论。
4.注重能力进阶训练。体现任务群的连贯性,促进听说读写思五种能力协同化发展。遵循学生的认知思维、生活经验、学习经验。先容易后难,逐步攀爬。整体感知、联想想象第一个任务群;观察、 感受自然与社会,表达自己独特的体验与思考,尝试创作文学作品;是第二个任务群主要目标。第三个任务群侧重在整合感知、欣赏人物、独立创作基础上,听说读写拔高。实现“提取信息--整体理解---个性鉴赏---多元评价--独立创编---丰富展示”阅读能力提升。
5.注重知识结构呈现。串联,打破单篇讲解的局限性和内容拆分讲授,重视对知识的有意义建构,减少低水平的重复。比如神话分类(自然神话、创世神话、英雄神话)、神话特点(形象鲜明、想象丰富)、神话故事创编(传讲故事要求,创造性表演展现故事、类似于微型小课本剧)等,都穿插在不同的课堂教学中,既有分散的点,也有共同的面。最终汇通在“我是神话故事传讲人”一课。
6.搭建有效学习支架。三单:预学单、助学单、续学单。以科学化设计,让学生学习沿着预定路径行驶。尤其是每节课都会给学生提供清晰的学习任务要求和具体标准。如制作预演计划书。刘娟老师借助视频展示,包括自己的下水作文,给学生提供学习的案例,促进学习真实发生。
7.创设真实学习情境。合理建立语文学习、社会生活、学生经验之间关联,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尤其是授课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高度关联。都艳老师提前安排学生采集本地的自然神话,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感受到神话的多彩和有趣。
8.开展系列实践活动。从课内到课外,从书本到社会,体现了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的设计思路。如张馨老师最后的“中国神话故事”读书漂流活动,激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促进经验分享,同时营造出有效竞争机制。采访人物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神话口耳相传的特点,有多个版本存在。录制神话博客,以信息技术方式促进产品传播。开展征文比赛,给学生写作提供展示交流的平台。
9.发挥评价支撑作用。询证考察,以评导学,以评促学,以恰当的过程性评价,推进学习活动深入。教师提供具体的评价标准和评价工具。如星级评价,为学习活动赋能、鼓劲。学生讲故事,点亮小星星,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成就。尤其是神话传讲人颁奖环节,更是有效激励学生获得感。
10.重视以文化人价值。都艳老师最后小视频展示了中国航天事业发展,古老的神话照进我们的现实世界,以丰富多彩的姿态展现出来。神话虽然是古老的传说,但也有强大的驱动力,象征着民族文化软实力,汲取神话内核元素,建构时代意义,开齐对未来、宇宙探索和追寻。这种润物无声的教化作用,让所有孩子们发出了啧啧赞叹声。
二、需要优化的四个方面
课堂教学是缺憾的艺术。对于学习任务群搭建,我们还处于探索阶段。以三节课抛砖引玉,一方面是表达我们佛坪县对汉中市教研室长期重点帮扶和精细指导表达谢意,一方面是体现我们山区县对课程改革、学科建设用心。
1.继续强化学习任务群间流畅性和深层次交融。比如3个学习任务群在能力训练上进阶和衔接。
2.继续加大续写活动全过程跟踪和多元化评价。(1)基于学情,拓展阅读材料。指导学生自发搜集与之相关外国神话,增加对该类体裁了解,扩大文化视野。(2)基于素养,丰富阅读实践。研究创世神话,搜集英雄神话,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3)基于目标,设计阅读评价。促进学生完成真实的神话阅读作品。
3.继续探索学习任务群情境创设的贴切性价值。
4.跨文化探索和开发步伐相对探索明显不足。这是我县教师在面对全市公开课时,存在着一定的保守谨慎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