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读语文新课标随感(15)
(2023-06-04 17:49:57)
标签:
研修思考 |
分类: 远方之北—教育教研 |
跨学科学习任务群属于拓展型任务群。这与2011年版语文课标相比,这是最明显的部分。显示出了学科建设的开放性和时代性。与全球化教育发展形势接轨。据说,芬兰目前已经打破了独立的分科课程设置体系,均以综合性、主题化课程为主 。
从“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整体要求看,要关注到两个动词。第一个动词是“拓宽”,第二个动词是“提高”。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领域:“连接课堂内外、学校内外。”与“三个课堂”理念不吻而合。“围绕学科学习、社会生活中有意义的话题,开展阅读、梳理、探究、交流等活动,在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汇总,提高语言文字运用能力。”与“思辨性阅读”“实用性阅读”有关联。
研读“学习内容”,有助于从整体性规划、设计“跨学科学习”方面实践活动和知识探索,促进知识、技能结构化和体系化,减少重复性活动,以最大程度利用现有资源,发挥学校功能部室作用,促进学科间互相补充、共同协作、整体发展。
第一学段主题是“养成爱书、爱文具的好习惯”(学习识字、说话、计算、设计、美化,学习与他人沟通、交流)“养护绿植或者小动物”(综合运用语文、科学、数学等多学科知识,学习日常观察和记录)“节日和风俗活动”(留意身边节日、风俗习惯等文化现象,感受和学习生活中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第二学段主题是“校园活动”(设计并主动参与朗诵会、故事、戏剧节等校园活动,积极参与实践活动);“社区活动”(参观物质文化遗产,关注民俗风情、民间工艺、历史和传说等;探索生活中龙凤、松竹梅兰等中华文化意向。参加文化主题活动,获得多样的文化体验);“实地调研”(选择自己发现和关心的日常语言、行为、校园卫生、交通安全等方面问题进行调查研讨,尝试撰写出简单的研究报告)。
第三学段主题是“校园文化社团”(参与校园文化社团,参与戏曲、篆刻、绘画、刺绣、泥塑等相关文化活动,运用多种形式分享自己的经验与感受);“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运用道德与法治、科学、劳动等多方面知识和技能,运用跨媒介形式分享研学成果;)“设计人工智能时代未来生活”(选取衣食住行、学校、地球、太空等某个方向,设计人工智能时代的未来生活,运用多种形式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呈现与分享奇思妙想)
第四学段主题是“多学科连接”(结合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或者科技活动,撰写实验研究报告);“知识运用、身体素质、心理健康”(学习设计问卷、访谈、统计、分析,撰写发布调查报告);社会热点问题调查(围绕环境、安全、人口、资源等,查找和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参加班级讨论);组织主题型深度探究活动(围绕传统文化和科学理论精神、艺术精神,选择专题开展研究型学习任务);组建文学艺术社团(参与社区文化活动与文化建设,写出策划方案,制作海报,记录活动过程)。
从学习内容不难看出,遵循学生的生活经验、学习经验、综合能力,以此为中心点延伸,逐步向外拓宽覆盖面。内容的难度不断提升,按照学生的思维方式有序拔高;从直观现象入手,从问题解决入手,在体验、探究、对话、交流等实践性活动达成共识,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同时,从身边资源紧密入手,逐步促使语文学习与生活经验有机结合,提升语文综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