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在信息港玩的时候,第一次看到有人谈香港仓,饶有兴趣的看了看,大致是指百年或者几十年放茶的老仓库,连墙壁都吸了很多普洱滋味精华,所以放置进去存放的普洱茶都有一种特殊的香气,此称为香港仓。看完这个概述,我第一时间想起十几年前导游和我说的紫砂壶,养了几十年,最后倒开水进去,出来都是淡淡的茶水了,好像有点道理。
![[转载]香港干仓茶 [转载]香港干仓茶](//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后来工作关系,真的进去过一些香港普洱货仓,真的是一进去就闻到熟悉的香港仓的香气。有时候几个行家坐在一起喝茶,突然会喝到一股熟悉的香气,大家都不约而同的说--香港仓。
香港仓其实是个很抽象的概念,经历过这么多年的认识研究,我发现,之前很多行家说的紫砂壶聚味老茶仓说法其实很滑稽,只是一种玩笑般的普洱娱乐论,虽然真的有这样一个百年老仓,怎么说放茶都好过新仓,但香港仓并非由此而来。
2006年的时候,我去到一个香港老茶商处,一边喝茶一边试探的问他:“四叔,请问所谓的香港仓是指在香港地域的存放说法,还是香港人的一种特殊的放茶手法”,他看了看我,笑道:“是手法”。
因为四叔的仓库,很多都在内地,所以,我才有此一问。2005年我从我师傅手上买过两件无R红大益的时候,喝出有很明显的香港仓味,我师傅告诉我货物原来在肇庆仓放过,拖过香港后一直在二楼干放。可见,所谓的香港仓其实就是香港茶商一种特殊的处理茶存放的方法,在香港可以这样放,在广东也行,去到北京如果有可能,也能放出香港仓的效果。
搞清楚这个问题后,我只是想说一个问题,干仓茶也是一样的,在昆明能放出的干仓效果,广州一样能放出,甚至香港也如此,关键看摆放茶的人对茶的干湿度出于什么样的要求,既然能人为的加湿变成香港仓,很简单也可人为的放的更干的状况。
西安的朋友来到我的店里,对我很多自认为很干的茶都是说湿,这个时候我知道,干湿在彼此间的理解已经有所不同。我尝试去到他的标准,把我自己收藏多年的从香港购回来的一些早期易昌号泡给他喝,至此一泡,他就已经收货,问我是否,昆明放的茶,我斩钉截铁的告诉他,这是香港放置的。其实有啥好奇怪呢,在香港即便是大规模放茶,只要在二楼,碰到湿度大的时候,注意关窗,然后再透气,就能放出很干的效果。市面所谓陈国艺的88青饼只所以贵,不就在于它存放干和静吗?很多人并不理解88青的价格,其实只有这一批陈国艺存放出好效果的才堪佩市场的高价,其余都可以三四五折而已。
小规模放茶,其实不论天南地北,要放干仓其实很容易,用个塑料袋包住然后放置到纸箱里头就好了。很多人会说,这不透气,其实透不透气并不很大碍,只要别抽真空就好了,当你把茶从塑料袋里头取出来的时候,的确会有些闷,但没有人告诉你必须立即喝掉的,只要在放置三五八个月的话,一片茶面油亮又很好喝的干仓茶就出现了,其实你说真的很好喝吗?我看未必的,只是,这样的茶,就目前普洱茶定价体系来说,价格是最高的,尤其是当有西安人走进你小店的时候,你的腿不会哆嗦,因为,我有塑料袋包裹,再进纸箱存放的香港干仓茶,我问你服没有,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