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圆桌骑士的主要人物

(2008-02-14 00:19:09)
标签:

圆桌骑士

亚瑟王

中世纪

文化

分类: 文化艺术

六、圆桌骑士的主要人物

 

    《圆桌骑士传奇》(或《亚瑟王传奇》)是由一组与亚瑟王有关的故事组成的故事群体,除了上文提到的亚瑟王主题圣杯主题外,还有许多借亚瑟王之名发生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可以自成一体,每个故事彼此之间没有密切的关系,因而形成整个传奇故事中人物众多、松紧各异。这些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大多已被文学史确定,成为经常可被引用的文学典故。除了前面已介绍的亚瑟王本人外,下面简要描述一下其他重要人物。

 

    墨林(Merlin)
    在亚瑟王传奇中,墨林(也有译作梅林)是个难以理解的人物,他的性格反复无常、自相矛盾。既是巫师、预言家,又是明智的贤臣,这个人物常常因特殊的故事情节需要而被随意支配。前文已经说过,亚瑟王传奇不是由一个作家单独完成的,而是由民间传说和不同作家的故事共同组成的,因此,不同的作者对魔法和巫术不同的态度在这个人物的身上都留下了烙印,造成了这个人物的复杂性。
    墨林的原型与古代凯尔特人的神话人物有关。杰弗里在其作品《不列颠诸王记》中,改编了一个古老的凯尔特故事,故事的主角是一个名叫阿姆布洛斯的男孩,这个男孩成为墨林这一人物的最初原型。杰弗里把他先后安排成亚瑟王父子两代的顾问。
    13世纪,博隆的三部曲之一《墨林》在这个人物的身上加上了浓厚的基督教色彩,使之成为圣杯的预言者。但是,其他有一些故事却把墨林恶魔似的性格放在了主导地位。对这一人物随心所欲的文学处理,使得最终成文的传奇作品中,墨林的性格始终令人难以捉摸。

    朗斯洛(Sir Lancelot)
    朗斯洛始终是亚瑟王最重要的骑士之一。法国诗人特罗亚先后写了五则关于亚瑟王的故事诗,依先后次序分别是:《艾莱克和艾尼德》、《克里塞》、《朗斯洛,或坐刑车的骑士》、《伊万,或带狮子的骑士》、《帕尔齐伐尔,或圣杯的故事》。
    朗斯洛这一名字在《艾莱克和艾尼德》里首次出现,这个故事根据6世纪的口头文学改编而来,讲的是骑士艾莱克缠绵的爱情故事。在《朗斯洛,或坐刑车的骑士》中,特罗亚较为完整地叙述了朗斯洛的故事,并把他塑造成英雄,借助亚瑟王的王后奎尼维尔被诱拐的传说,朗斯洛变成她的救命恩人和情人,同时提到一位湖中仙子把他抚育成人的故事。后来在德国出现的德文诗《朗斯洛》对此作了更为详尽的描述。
    13世纪的散文故事又发展了朗斯洛故事的细节,至此,朗斯洛的基本经历是:父亲去世后,他被“湖上夫人”维维安劫走并养大,后来又被送入亚瑟王的宫廷。他与王后奎尼维尔的奸情导致了他寻找圣杯行动的失败,并引起一系列命运攸关的事件,最终导致圆桌骑士团的解体。

    奎尼维尔(Guinevere)
    她是亚瑟王的王后。关于她的故事从开始形成到后来流传,并无多大改变,只是在最早的故事里,她被人劫持后,是由亚瑟王亲自救出。从特罗亚开始,这一情节的主角变成了朗斯洛,进而发展出她与朗斯洛的恋情。特罗亚改动后的情节显然更值得渲染,因此,这种说法最终被固定下来。当然,她与朗斯洛的恋情也受到了谴责,因为他使朗斯洛无法看到圣杯。
    较为固定的的结局是:奎尼维尔最后被亚瑟王的侄子莫特雷特(Mordred)诱拐,这件事直接造成了亚瑟王的死亡和骑士团的彻底解体。这一情节也容易让人联想到特洛伊战争中的海伦。关于莫特雷特,较常见的说法认为他是亚瑟王的侄子,也有一种说法认为他是亚瑟王的儿子。因为他向亚瑟王采取的报复行为,导致了亚瑟王的死亡。关于这一人物的最早文字记载,见于《坎布雷纪年》。

    加拉哈(Galahad)
    他是朗斯洛与艾莲(Elaine)的儿子。相对其他人物而言,加拉哈在历史上出现得较晚。13世纪,随着圣杯主题被赋予一种新的、严肃的精神意义,因而需要一个更完美的成功者以取代早期的帕尔齐伐尔。为达到这一光荣的目的,“圣洁骑士”加拉哈出现了,他的家谱被说成可以追溯到《圣经-旧约》里的大卫王家族。
    此外,加拉哈是朗斯洛的儿子,由于他的出现,朗斯洛的恋爱主题便与圣杯主题结合了起来,并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朗斯洛的伟大战功是在世俗之爱的鼓舞下取得的,而加拉哈的光荣业绩却是在神圣之爱的鼓舞下取得的。加拉哈之所以被称为“圣洁骑士”是因为他一直保持了童贞。从这一对比可以看出中世纪人们在宗教观念笼罩下的价值观。

    帕尔齐伐尔(Perceval)
    这个人物以孩子般的天真气质(有时显得粗野)而著称,这一特点使他不易受世俗的引诱,并把他与圆桌骑士团的其他骑士明显地区分开来。他最初出现在威尔士的口头文学里,后来有人把这些口头文学整理成一本名叫《马比诺吉昂》的书。前文提到的法国诗人特罗亚在英国接触到了这个故事,他把故事主角原来的威尔士名字拜尔杜尔改为略带法国色彩的名字--帕尔齐伐尔,并使这一名字在欧洲文学史上永远地固定下来。
    由特罗亚改编的帕尔齐伐尔的故事同样引起了德国诗人爱森巴赫的浓厚兴趣,他以此为素材,创作了史诗性的著作《帕尔齐伐尔》。这是一部独立成篇的著作,这一作品充分表现出爱森巴赫在宗教和世俗之间的矛盾心情。
     爱森巴赫在亚瑟王故事的形成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这么说,在他对各种传说整理之前,亚瑟王传说的格调并不高,只是些趣闻轶事,缺乏精神力量。而爱森巴赫本人便崇尚骑士恪守诺言、热爱人类、敬仰上帝的品德,出于自己的宗教信仰,他赋予了传奇故事一种强烈的道德力量,从而提高了传奇类故事的格调。
    在后来形成的骑士传奇中,帕尔齐伐尔尽管在寻找圣杯的过程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但是,出于宗教的需要,“圣洁骑士”加拉哈还是取代了他,成为获得圣杯的英雄。

    高文(Gawain)
    高文一开始便以英雄人物的姿态出现,他最初就作为骑士的典范出现在最早的亚瑟王故事中,一般把他说成是亚瑟王的侄子。杰弗里在他的作品中,又把高文安排成亚瑟王派驻罗马的大使,从这一情节可以看到亚瑟王故事受法国文学影响的痕迹。高文的这一形象有点类似法国传奇《查理曼大帝》中的英雄罗兰,罗兰是查理曼大帝的侄子,也是查理曼大帝骑士团的首领,长诗《罗兰之歌》的主角。同时,查理曼大帝曾经统治罗马的史实,也被移植到了亚瑟王的身上。
    但是,在法国诗人特罗亚的作品中,高文却从来不是英雄,只是一个非常勇敢的人,他的武功仅次于受爱情鼓舞的朗斯洛和看到圣杯显灵的帕尔齐伐尔。
    当圣杯题材成为亚瑟王传奇的重要部分时,高文已不再是基督教意义上的理想骑士了,他不能看到圣杯的显灵,又拒绝通过圣事去寻求神灵的帮助,而一味地依靠自己的勇敢,最后在寻找圣杯的活动中彻底失败。与此相反,在中世纪英国的大部分作品中,高文始终是一个勇敢而忠诚的战士。
    14世纪后半期,产生了一个以高文为主角的单独传奇故事,名叫《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约成书于1370年,作者不详)。在这个故事里,高文是一个虔诚但具有人性弱点的基督徒,他在与绿衣骑士的一次比武中获胜,并抵制了一位贵夫人的勾引,只接受了这位贵夫人赠与的一条绿色腰带,据说这条腰带能使他刀枪不入。但是,这一接受行为使他违背了自己的誓言,因而受了伤。
    在亚瑟王传奇的众多骑士中,只有高文最接近现代人的特点,所以很容易地受到现代人的喜爱。

    特里斯丹(Tristan)
    特里斯丹是中世纪另一个著名的爱情传说故事《特里斯丹和旖瑟》(Tristan and Iseult)的主角。这个故事根据古老的凯尔特传说改编而来,它的原型是古代凯尔特历史上一个真实的人物——匹克特(Pict)国王。最早将这一口头文学见诸文字的,是12世纪盎格鲁-诺曼第诗人、预言家,不列颠的托玛斯(Thomas,活动时期1220~1293),他另有两个名字Thomas Learmont和Thomas Erceldoune,在英国民间传说中,托玛斯常同墨林等先知相提并论。文学史上认为他可能就是韵文传奇《特里斯特莱姆爵士》(Sir Tristrem)一书的作者,他用古法语写出了这个故事。这本关于特里斯丹的书,在欧洲几乎家喻户晓。1804年,司各脱(Walter Scott)爵士根据公元1300年左右的一部手稿,将托玛斯的这部传奇首次付印。
    约公元1205~1210年,中世纪德国著名传奇文学作家、诗人高德夫里德-封-斯特拉斯堡(Gottfried von Strasburg)在此资料基础上,重新创作了《特里斯丹和旖瑟》这一爱情故事,成为中世纪文学的经典之一,并使之流芳百世。斯特拉斯堡受过严格的学术训练,学过神学,担任过斯特拉斯堡地方的牧师,他与爱森巴赫都是中世纪德国诗人的优秀代表,并把德国骑士叙事诗推向高潮。与爱森巴赫炽烈的热情和神秘的宗教色彩相比,斯特拉斯堡更注重生活,更具有人情味。他成为很多年轻诗人的模仿对象。在他的影响下,产生了许多关于爱情的传说故事和刻划特洛伊战争的诗歌。
    关于特里斯丹的这部史诗虽不完整,但是,两位主人公的真挚爱情却是对中世纪基督教压抑人类情感的批判,表现出早期骑士传奇对世俗生活的热爱,充满了现实的活力,与基督教的出世思想和禁欲主义形成鲜明的对比。
    这一优美伤感的爱情故事原先与亚瑟王传奇毫不相干,直到十五世纪,才通过圆桌骑士和寻找圣杯,被纳入亚瑟王系列。(待续)

 

 

相关文章: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一:骑士文化与骑士传奇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二:亚瑟王的模糊历史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三:亚瑟王故事的形成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四、五:圆桌和圣杯的形成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六:圆桌骑士的主要人物

亚瑟王与圆桌骑士之七:圆桌骑士传奇的定型

 

《达芬奇密码》简要看读指南

为何要杀哈利-波特?

谁该为“女巫”平反?

教会在美洲的影响

双重标准的源头

 

戴安娜的贵族血统

戴安娜的价值

戴安娜有什么值得崇拜?

英国王室何时废除?

成吉思汗后裔只是一场闹剧

欧洲贵族与中国贵族

和庄周打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