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锣鼓巷纪事》:
最具特色的酒吧(下篇)

“小新的店”是一幢小小的灰色平房,涂着红油漆的木窗里透出橘黄色的灯光。没有进去过,却一直有一种很亲切的感觉,也许是他的名字“小新”,让我们想起那个可爱的卡通家伙,也许是因为他的老板本来就是一个平民老板。

老板的名字叫“小新”了,是个带眼睛斯文的小伙子。开这家店以前,据说是在别的店做伙计的,而且在很多有名的店做过。通过做伙计,他演绎了南锣鼓巷“偷拳”的故事,调酒、煮咖啡、烹饪食物……
听说他最拿手的是制作芝士蛋糕、提拉米酥和水果比萨,下次进去尝尝?

所以,我一直认为,“小新”是南锣鼓巷里最亲切的一家酒吧,就像小时候街头巷尾的早点铺、馄饨摊,可以很随意的进去,可以很随意的留下。。。。

“过客”不远的地方,斜对面紧闭着的棕色大门,门上有一对铜狮把手的是红人坊酒吧。酒吧里边飘着轻轻柔柔的纱,到了晚上,在昏黄的灯光映衬下,很耐看。
红人坊开张前,光装修就花了半年时间,可见店家对于环境设计极其重视。内部风格充满中国古典意味,陶器、唐三彩、珠帘。。。。。。颇有些中国古建中的所谓“天地玄合”的味道。

也许这个酒吧的名字是太多优伶的梦想,所以能常常看到中戏的学生。酒吧邻街的一侧是通透的玻璃窗,里面的一侧被分成了上下两层,有狭窄的楼梯相通。如果哪天你运气好,没准能遇见某个未来的明星mm坐在二楼倚栏相望,一袭红帕随风轻摆……

“触礁”,也在巷子北段入口不远,是不是来这里的家伙都是有些失意,否则,谁愿意触礁呢?

“载巷”,巷子的承载?还是当朝的宰相?不是“宰客”就好。呵呵,喜欢这个名字。

“登陆吧”(发音一声),登陆吧(发音三声)。这个酒吧的位置相当的好,南北东西胡同的交叉口,方方正正,灰砖灰瓦,独镇一方,很喜欢它的古朴厚重敦实的感觉。

“遇见时光”,我们一生都在遇见,遇见这样的人那样的事;也许有的人就这样擦身而过,也许有的人便成为你生命中的永久。就如每次来到这里,很多老店不经意间就消失了,却有更多新店与你相遇,此时,你是会忧伤于逝去的过去,还是会欣喜于新的开始?

有时候我们也会这么想:人生若只如初见,那该多好----从前的从前,曾在遥迢的人群里凝睇过你的容颜,而我却未知此时此刻的交集。

“当地时光”,正午的阳光斑驳的打在青砖灰瓦上面,留下光阴的遗痕。

而我们的,心,却“在别处”。。。。
经常看我blog的朋友都知道,我很少连续发一个专题的文章,以免你们审美疲劳,这次只是因为答应了一个朋友,而细细"逛"了一遭南锣鼓巷。不过,发出来特色酒吧图片也就1/3,还有更多的没有写,也许是期待着里面的故事,或者期待着听你和它们的故事。
《南锣鼓巷纪事》连载
1.《南锣鼓巷纪事》之一:旅途中的家(一)
2.《南锣鼓巷纪事》之二:旅途中的家(二)
3.《南锣鼓巷纪事》之三:末代皇后婉容的故居
4.《南锣鼓巷纪事》之四:历史故居遗踪
5.《南锣鼓巷纪事》之五:胡同的起源--胡同与里坊制
6.《南锣鼓巷纪事》之六:胡同的“成型”
7.《南锣鼓巷纪事》之七:北京的小巷为什么叫“胡同”
8.《南锣鼓巷纪事》之八:过客
9.《南锣鼓巷纪事》之九:南锣鼓巷的地理位置
10.《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小巷夜色
11.《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一:即将开始的一段故事
12.《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二:知己如灯
13.《南锣鼓巷纪事》十三:时光
14.《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四:万法唯心
15.《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五:享受生命的过程
16.《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六:兽首:我们要以同样的方式取回
17.《南锣鼓巷纪事》之十七:胡同残雪
18.《南锣鼓巷纪事》之十八:南锣鼓巷的曲高还是流俗?
19.《南锣鼓巷纪事》:最具特色的酒吧(上)
20.《南锣鼓巷纪事》:最具特色的酒吧(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