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刊转载《读出的禅意:2017中国禅意诗选读》部分作品展贴(9)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年选文化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在该书未正式出版之前,一些文学期刊,如福建的《福建乡土》、《就业与保障》,北京的《今日文艺报》,河北的《迁安广播电视报》等已先行陆续转登入选诗人的作品及少木森读诗短评,扩大了禅意诗的影响,传播了禅知识、禅意诗,更体现了禅意诗的写作与赏读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或可成为当下另一种时尚。
《迁安广播电视报》2018年7月16日以转登了《
少木森先生的现代禅意诗非常著名,可以说已写到炉火纯青的地步了。他提出了禅意诗写作中的“三心说”,确有深刻意义。他在《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一书的序言中说:禅意是什么呢?禅有“三心”,即平常心、自由心和慈悲心,故尔,禅意是智慧,禅意是和谐,禅意是简单,禅意是清净,禅意是无为,禅意是放下,禅意是慈悲,禅意是大爱……这些都是,也都不是。
我很赞同少木森先生提出的“三心”之说,这确实点到了禅的本质。如能具备这“三心”,就是不必修禅,也是禅者了,而这“三心说”恐怕是他创作禅意诗的指导思想。所以,他所提倡的是生活禅,也就是生活本身即是禅,生活处处有禅意,并不需刻意为禅和寻禅,而是在具备“三心”之时,则触目皆禅,万生万物皆有禅意。少木森先生的组诗《香港就是香港》正是他这种生活禅观念的体现,是他的生活禅意诗的典型之作。
通常,我们看待一个事物,你会把着眼点放在哪里呢?这肯定由一定的目的和观念决定。至于诗人写诗,如果没有什么既定任务必须完成,那就一定会按照自己的实际感悟去写,写真实的体验和认知。比如,少木森先生去香港参观游览,他本来也可以写大家都关注的繁华事物,或名胜,或辉煌耀眼的地方。可他偏偏把笔墨放在了那些不起眼的地方,那些很真实随意的香港普通人的细枝末节的生活点滴上面。正是由于他的平常心、自由心与慈悲心才使他有这样的视角和写作现实。
对于香港之行,诗人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件事竟是“独自在小吃店吃晚餐”,他说“这是一种慢/我以一个旅人的身份/以另一种速度抵制喧闹”,恐怕这是诗人内心平静、平和的一种体现吧,是平常心自由心的体现吧。他在明星大道上感受到的是明星与普通人的亲近之感:“明星手印与字迹/随便可以亲近和模仿”。他看到深水湾浅水湾的飞鸟众多而且与人亲近,“那是在深水湾浅水湾的沙滩/是成堆成群的白头鹎与麻雀/那些鸟/与人很亲近”,由此诗人联想到了“一定也会有香港人和我一样/这么近地/看看这些鸟/听一听鸟声”,这是一种多么宁静祥和的生活状态呀,也是与大都市所给人的印象多么不同的生活状态呀!没有平常心、自由心和慈悲心,不会在繁华的大都市里看到这一些,关注这一些,关心这一些的!少木森先生一贯主张“以禅眼观物,以诗心生活”,难怪他流连在世界著名的维多利亚港湾,看到的是那悠闲的垂钓者,目光多么与众不同呀!而《风水》一诗中,他写香港人非常看重“风水”这回事儿,也只写生活细节,写得生活气息浓郁,禅意禅思隐现。诗人眼中的这些细微毫末之处正是诗人对香港普通人生活的观照,体现了诗人的平常慈爱之心。可以看出,既使身在繁华都市他更加关注的还是那些繁华辉煌背后的东西,关注着普通人的生活。而这可能是我们更想了解和触摸的关于香港的另一种真实,有着更温和的体温和情感。
诗人的眼光是特别的,禅意诗人的眼光就更加独到了。而作为禅意诗人的少木森先生,在这样的诗歌抒写之中则给读者带来更多独特的感悟和艺术享受,他的艺术追求是高远的。当你平和了自己,你便看到和感到了更悠远深广的世界。
附:少木森《香港就是香港》(组诗)
心
我只是一个旅人
旁观而饶舌
说起香港之行的印象
印象最深的是
独自在小店吃的晚餐
这是一种慢
我以一个旅人的身份
以另一种速度抵制喧闹
这可能是一种习惯
与心情无关!
香港就是香港
十分高速度
面对繁华
谁也不应该心情不好
香港人
看过去总是匆匆忙忙的
像要赶着办一件什么事
独独在这条滨海大道上
侧身
明星肯定很难邂逅
而明星的手印与字迹
随便可以亲近和模仿
李小龙
张曼玉
这一个个手印与手迹
肯定是一个个隐喻
一位同行者
香港
另一位同行者却有些偏激
没有历史的地方
明星璀灿成长
我们
像嗑瓜子一样
也在人缝里挤来挤去
从大道的这头到那头
是否
读过汪曾祺写香港的文字
汪老说
天空几乎见不到一只飞着的鸟
鸦鸣鹊噪都听不见
香港的餐桌上鸟却很多
串烧麻雀
各自炫耀不同的滋味
汪老还说
鸟是可吃的
可这一次
最深刻的印象是
那是在深水湾浅水湾的沙滩
是成堆成群的白头鹎与麻雀
那些鸟
拍照时他们几乎冲着镜头
不飞不惊
甚至有一只鸟
冲击着汽车玻璃
一定也会有香港人和我一样
这么近地
听一听鸟声
到了香港
或许让人匪夷所思
可这是真的!在香港
在维多利亚港湾
看人垂钓
同行者这一时刻流连于繁华大街
只有小崔与我
专注地
在这世界蓍名的港湾
垂钓的人极少
只见到四个人
钓上一些小鱼
有名贵而味美的小红斑
让我的味蕾充满想象
回来后
但很少谈起——
我在维多利亚港湾
或许
或许
有点儿可笑
港人说
要发展只能靠天靠地靠智慧
所以
还说
这和人人重风水懂风水有关
在我们听来
或许
可港人信这个
总是说得煞有其事
一位友人来看我
先是探头窗外
然后幽幽地说
太没有风水了
友人还说
这会影响这次行程的
我细看
一幅都市风光
就挂在窗子外面
感觉挺好呀!我笑着说
不在乎这个
见机而作
几天的行程结束时
与友人电话辞别
友人先问行程与收获
然后
下一次
找一个有风水的宾馆
不然
我家风水肯定比这儿好
原载于《诗词》2017年第3期
诗人简介:少木森,原名林忠侯,教授、诗人、作家。龙海紫泥人,现居福州。“闽派诗歌百年百人”入列诗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末致力于“禅意诗”创作,著有《花木禅》《谁再来出禅入禅》《少木森禅意诗精选99首》《给自己找个理由微笑》《少木森禅意诗精选精读》《禅意诗十家》《福建:诗与禅之旅》《八闽诗禅路》《读出的禅意:中国当代禅意诗选读》《读出的禅意:2015年度禅意诗选读》《读出的禅意:2016年度禅意诗选读》等诗集,以及《少木森小说今选》《少木森教育文化随笔》《谎言硌牙》《忧郁边缘》《张圣君传奇》等文集。已发表及出版作品400多万字,被选入多种权威选本和教辅资料,获过澳洲杯新诗成就奖(最高)、孙犁文学奖、中原杯征文一等奖、诗星杯一等奖、逢时杯一等奖、福建省优秀文学奖及陈明玉文学奖等十多个省级以上奖项。
诗人诗观:以禅眼观物,以诗心生活。学诗浑似学参禅,等闲拈出便超然!
3、纸媒报道:《读出的禅意:2017中国禅意诗选读》隆重面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