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媒报道《读出的禅意:2017中国禅意诗选读》隆重面世

标签:
少木森禅意诗文化杂谈 |
分类: 近期新诗作 |
纸媒报道《读出的禅意:2017中国禅意诗选读》
《读出的禅意:2017中国禅意诗选读》
此次“年选”的选编只采用主动来稿件,一律未对具体个人约稿、或从具体个人媒体上收稿,是一本力避关系因素影响的诗集,一本追求纯粹的诗集。换一种说法,我们只征稿、不约稿,主动权还给诗人,力避关系稿,纯粹是几十位诗人自愿在一个平台上,志同道合地来同做一件事,做好一件事。
我们要做的这件事是什么呢?是普及禅意诗,传播禅,而且希冀像传播心理学一样传播中华禅学。我在编著《读出的禅意》书系的初期讲过这样一个细节:曾经多次为管理干部开文化修养讲座报同一个题目《禅,离我们有多远?》,审核时,有的单位通过了,而更多单位通不过,担心这太专题化,更担心这会不会涉 嫌宗教问题。我略一思索,改题目为《我们干部的内心成长》,讲座内容基本不变,所有单位都很快通过了,而且一片叫好声。其实,这两个课题基本内核是一致的,一个从“中华禅学”的角度谈我们的修养与境界,一个从“西方心理学”切入,也仍然谈人的修养与境界。毕竟“西方心理学”的世俗接受程度远远好于“中华禅学”的世俗接受程度,心理学的普及程度远远优于禅学的普及程度,讲“内心成长”比讲“禅”容易被接受。正是从这个细节得到启示,我们想以普及禅意诗或诗中禅意的方式来普及禅,传播禅。这样,既不失“我们到底是诗人”的本份,又能尽到我们的一点新义务——以写诗或读诗的方式,将“中华禅学”如“西方心理学”一样传播给更多的人!
应该说,这个最初目的有一定的达成。四个年头过去了,我们一年出一本书,这一本是第四本了。征稿时,我们发现诗人认同禅意诗,写作禅意诗,发表禅意诗的在增加,应征禅意诗的诗人日渐增加,质量水平也在提升。更让我们欣喜的是,在这本书初选作品网上展贴期间,跟读跟评的人持续增加,有评论家、诗人、作家,更有各界知识人士,而且有人一跟到底,每一位初选诗人的诗都读都评,体现读禅意诗的热忱同时,也展现了对禅意诗、对禅的较高水平的鉴赏与领悟力。(这事非常难得,非常让我们感动,故把这位“有头有尾”的品读者的跟贴完整附录于书后,以飨读者。)
那么,禅是什么呢?还是进入佛禅的语境来说事吧。赵州和尚有个说法——禅就是本份,就是待人接物处处不离本份。本份是什么?就是无不着边际的非份之想,就是脚踏实地,直入生活,在实实在在的生活中体用平常心,把握平常心,这就是我们的本份。按赵州和尚的说法,搬砖盖瓦,洗钵吃茶,这些都是僧界禅人的本份事,是每个人最重要的一件事。要知道,本份事不离我们日常的一切动作行为,离开了我们日常当下的一切,也就无所谓本份事。我们能将平常心把握了,体验了,因缘不了而自了,生死不了而自了。换一句话说,本份生活说是禅,禅就在我们生活中。我们常说:粗茶淡饭,吃饱就行了;旧衣旧裤,穿暖就行了——这就是禅,就很有禅意禅境了。我们芸芸众生的生活里其实总有禅在其中,或者说我们芸芸众生其实也常生活在禅里面,只是我们常常在禅中而不知禅,也就是古语所说的“百姓日用而不知”。这一次,入选这禅意诗年选的许多诗,就属于这一类,诗人在写作时并不专意指向禅,却因为直入生活,以平常心把握生活而使诗回到“本份”,也就平常了,就只剩下我们平常的心情了;也这就写出了“禅意”,或者说他的诗就含有了禅的因子,而让人读出了禅意。
关于“读出禅意”这个提法,曾经有人对我们提出了批评,说我们这样做是不是以自己的学识修养去随意拔高了一些诗人、一些诗的境界,恐有穿凿附会之嫌。这,的确是我们选诗评诗时必须充分注意、竭力避免的一个可能犯的过失与错误。所以,我们征稿要求里明确必须是好诗,必须有禅意或曰能读出禅意。只要所选的诗达到这两点要求,加上我们精心的品读和评介,相信我们会负责任地为读者献上一本能够“读出禅意”的好书。当然,读这本书或许与读一些书不同,只用浏览的方式是不行的,读它需是用心细品,以“不离本份”的姿态,体用诗中跳动着的诗人与选诗者的平常心,把握自己与诗人与选诗者的平常心,谐然共振,方可品出禅意。
可喜的是,这次选稿进行初选作品展贴时,有读者如此跟贴:“读诗犹如入戏,看的人不入戏, 再好的戏也没戏!好诗要品,就像好茶不能用牛饮。禅意,其实是一种心境,或者说是一种宁静的心境,诗人和读诗的人都进入这种心境,才对品出这诗的禅意”(关凌子跟贴)。看来,对我们这一本书用心关注、用心品读的人是有的,那就一定会如我们所期盼的那样,会有更多的人从这些所选的诗里读出禅意,以达成我们目的——以普及禅意诗或诗中禅意的方式来普及禅,传播禅!
少木森:“三心”观物,触目皆禅
胡平:含机不发,趣味隐现
张太成:礼佛写诗,无非问心
昌政:清新虚静,长养禅心
何吉发:物各付物,导出禅意
星儿叶子:春不虚拟,禅不虚拟
万重山:去繁就简,穷诸玄辨
王全安:听禅梦蝶,向往禅意
徐泰屏:“格”此旧物,豁然贯通
碧青:营造禅境,自性超然
王垄:温情呈送,幸福无语
杨骥:穿越红尘,继续辽阔
也牛:放低生活,抬高眼睛
蒲阳河:参悟时空,抵近禅意
邵超:踩着笑声,边走边想
呆丁:荡去忧郁,留点温度
黄长江:遍地月亮,尽是禅机
朱克献:寻根归根,安顿灵魂
卢绪祥:温静曲调,琴瑟和鸣
徐泽:遍地乡愁,悠悠禅意
汪有榕: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樊德林:技头打坐,让风经过
李唱白:黑色句子,一道闪电
胭脂茉莉:此时此刻,安静的美
张首滨:清风吹拂,一番恬淡
古石:事情简单,阳光静静
阿土:木鱼声里,瞬间感悟
欧阳白云:人类之手,做些什么
占森:听到的声,拒绝的声
张广智:一如秋叶,薄过桃花
玩偶:时间软硬,火候当候
陈颉:喧嚣背后,隐藏安宁
奥冬:游到云层,深吸阳光
泊音:远方故土,无法抵达
林登豪:以情寓禅,心已相遇
缪立士:日落云起,独步山林
张雷:醉心歌唱,从容散步
彭西犁:灵感写作,突然触发
赵德民:时光碎片,多少薄凉
江晨:游弋心间,自由自在
海地:靠近云朵,采撷花草
胡庆军:最初温暖,缝进青春
远方:茶有禅味,酒呈禅意
王祥康:生活皱绉,滋味万千
王良庆:喜怒哀乐,小心捶打
孙欲言:哲人姿势,也是闲情
下午百合:桃花酿酒,梅朵清净
李朝晖:隐匿锋芒,暗语指路
李栋:无非青山,坐化钟声
胡有琪:走过的路,回家的路
张军:安妥心灵,只有故乡
孙万江:山的高深,云的低垂
附录;读者跟读短评
3、纸媒报道:《读出的禅意:2017中国禅意诗选读》隆重面世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禅意少木森"公众号